少不得提到侄兒唐星河這個禍頭子,以及長媳魏采菱的親哥哥。
由此便是講述起幾個月前文舉的盛況。從她倆的女兒時安夏開辦云起書院說起,一直說到兒子時云起名噪京城。
講到興奮處,唐楚君還喜滋滋捧著黃醒月寫的斗試記錄當話本子讀給姚笙聽。
那記錄本就跟普通話本子不同,語言通俗易懂,心理描寫偏頗,極具煽動性。
寥寥幾筆,就呈現了當時的盛況。
與黃醒月的官方記錄配套的,還有一些旁人所寫的周邊八卦賣得也火熱。
唐楚君全都買回來看過,挑了幾本最有意思的,繪聲繪色讀給姚笙聽。
比如有記錄外場呼聲如何排山倒海,也有記錄時云起曾經在書店只看不買。
據說那本來面臨關門的書店如今生意紅火,東家專門設立了一個角落叫“云起書角”,紀念當朝驚才絕艷的才子時云起。
那是時云起少時常去的書店。那里有他看過的書,蹲過的角落,踏過的門檻,走過的路,吹過的晚風。
少女們爭先恐后去走時云起走過的路,踏過的門檻,吹時云起吹過的晚風。
學子們去看時云起看過的書,蹲時云起蹲過的角落。
總之,書店活過來了。
姚笙被精彩紛呈的比賽吸引,更被京城做生意的手段和情懷驚得目瞪口呆。
姚家也是行商的,她從小耳聞目睹都是生意經。可從來不知道生意還能這么做,一個學子愣是把一個瀕臨絕境的書店給盤活了。
姚笙被新鮮事物填滿了時光,再想不起悲苦的過去。只是笑,笑完感嘆,感嘆完再笑。
已不知用什么語言來形容,只覺歲月靜好,隔花重見,人間甚美啊!
就在這種情況下,時云起帶著夫人魏采菱過來給阿娘磕頭請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