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儒家圣地,小圣賢莊的眾人到了。
為首之人,面容方正,眼神沉穩(wěn),行走之間,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宗師氣度。
他便是小圣賢莊的當家,執(zhí)掌儒家牛耳的,伏念。
他立于軍營之外,目光沉靜地掃過那連綿不絕,如同黑色鋼鐵長城般的三十萬大秦銳士軍營。
火把的光芒映照在他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唯有那眼神深處,透著一股磐石般的堅毅。
他看到了這代表著帝國無上權(quán)柄的赫赫軍威,看到了始皇帝為這場羅天大醮所擺出的驚人陣仗。
但這,并未動搖他心中的半分決心。
儒家之道,在于禮,在于仁,在于以德化人,以理服天下。
如今,大秦雖一統(tǒng),卻重法輕儒,那位新晉的天師秦牧,更是以旁門左道般的續(xù)命之術(shù)蠱惑君心,如今更要開壇授箓,建立道庭,欲以道統(tǒng)凌駕于百家之上。
還把他兩位師弟封為了太一門護法神,此乃亂世之兆,非明君所為!
他伏念,身為儒家領(lǐng)袖,肩負著傳承圣賢之道,匡扶天下正理的重任。
此次羅天大醮,他必須站出來,當著天下百家的面,質(zhì)問那位天師,辨明是非,以正視聽!
站在伏念身側(cè)的顏路,看著自己這位大師兄臉上那堅毅無比的神情,心中卻是焦慮萬分。
子房怎么還沒回來?
他深知大師兄的脾性,一旦決定的事情,便無人能夠更改。
而那位秦牧天師
大師兄若真在大醮之上公然發(fā)難,顏路簡直不敢想象那后果。
他希望子房能夠順利說服燕丹,也希望燕丹的話,能對大師兄起到哪怕一絲一毫的作用。
否則
儒家,危矣!
這風雨欲來的羅天大醮,仿佛一個巨大的漩渦,將所有人都卷入其中,前路未卜,吉兇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