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臺上。
“國師大人,祭典可否能開始了?”司祭看向秦牧問道。
秦牧點了點頭,示意司祭按流程走,畢竟這大秦渭河祭典的流程,他不清楚,也不是他負責的。
那司祭點了點頭,隨后朝著祭臺之下打了個手勢。
八位手持大秦玄鳥旗的衛(wèi)士整齊的走上的祭臺。
這八人上了祭臺之后,按八方之位面向外持旗而立。
隨后又有兩位士卒,一人持鼓,一人持鑼走上祭臺!
這兩人上到祭臺之后,便開始緩慢敲擊著手里的鑼鼓!
而那老司祭則跟隨這鼓鑼之聲,朝前走去!
一鼓一步,一鑼一叩!
那老司祭沿著祭臺的一直來到了法壇前才停了下來。
秦牧則在一旁興致勃勃的看著流程,他是主祭,只負責最后的河神祭拜一事。
那老司祭停下腳步,隨后高喊一聲:“放供!”
隨著話音落下,那四位女陪祭不知何時端上來四盤祭品,放在了祭壇的最邊緣出,面朝渭水恭敬一拜。
待那四個女陪祭放好了祭品,司祭轉(zhuǎn)身背對渭水再度高喊:“上牲!”
祭臺之下,八位大漢抬著已經(jīng)宰殺的牛羊走上高臺,隨后依舊是一鼓一步,走到祭臺最邊緣將那牛羊放下。
“退!”司祭再度高喊一聲。
那四位女陪祭,跟隨那八位大漢暫時下了祭臺。
待幾人下了祭臺之后,鑼鼓之聲再度響起,司祭跟隨則鼓聲,一步一叩,倒退道祭壇邊緣,隨即起身看向秦牧
“捻香!”
秦牧正了正衣襟,這后面的事兒全是他的了。
秦牧走到法壇之前,
取香,燒香,三支為一柱,意謂“三寶香”。
隨后用左手香上香,因為一般稱左手為吉手,右手為
兇手。
先插一支香于爐中心處,其意為“道寶香”,再取一支插香爐左邊其意為“經(jīng)寶香”,三插右邊其意為“師寶香”。
三支香要求相距約一寸,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