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放榜的日子來臨。
金佳夢的網絡查詢頁面亮起,雖然文化課總分不高,但穩穩越過了藝術類本科線。結合她早已通過的專業課校考優異成績和在網絡上的影響力,進入華國傳媒大學藝術表演專業,幾乎已是板上釘釘。
她對著屏幕長長舒了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對舞臺未來的憧憬。
金爸和金媽喜上眉梢,忙著給眾多的親朋好友發喜報。
聞佳寧的名字則在杭城交通職業高級中學的紅榜上高懸榜首。
全校第一!這個成績,讓她報考華國傳媒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志愿變得異常穩妥。
看著那個醒目的紅榜,聞佳寧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揚,心中一塊大石落地,眼前仿佛已經展開了在傳媒大學汲取知識、精進技藝的藍圖。
姐姐聞佳宇得知消息,激動地抱著小登登轉了好幾圈,小家伙也跟著咯咯直笑,奶聲奶氣地喊著“小姨多葵(奪魁)啦!”。
然而,真正引起轟動的消息,來自省一中,來自宋暢。
宋暢查詢成績的時候,系統給出的名次號是6。
“6”這個數字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了滔天巨浪。名次號“6”!這意味著宋暢在數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高居全省第六名!
當晚,宋家的座機電話成了炙手可熱的“熱線”。
最先打進來的是北京大學招生辦的老師,語氣熱切而尊重,詳細介紹了元培學院的優勢和種種頂尖資源,言語間充滿了對這位頂尖學子的渴求。
電話剛掛斷,鈴聲幾乎無縫銜接地再次響起,這次是清華大學招生組的老師,同樣誠意滿滿,著重描繪了清華理工科的雄厚實力和未來發展的廣闊平臺,承諾專業任選,并暗示有豐厚的獎學金。
兩位頂尖學府的橄欖枝,分量十足,足以讓任何一個家庭欣喜若狂。
緊接著,浙省大學招生辦主任的電話也打了進來。主任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笑意和一絲不易察覺的“例行公事”的意味:“宋暢同學,宋暢家長,首先熱烈祝賀宋暢同學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作為本省的最高學府,浙省大學也非常希望能將這樣的頂尖人才留在本土培養。”
“我們擁有全國領先的竺可楨學院,同樣能提供最頂尖的資源……”主任的話說得很漂亮,也很誠懇,但語氣中那份“明知希望渺茫但必須盡到本分”的無奈,電話這頭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畢竟,清北的光環太過耀眼,歷年省前十,幾乎都流向那兩座金字塔尖。
丁亦秋接完清北的電話,心情是復雜而自豪的。她看向坐在沙發上,表情異常平靜的宋暢。兒子沒有想象中的興奮,反而像是在做一個極其慎重的決定。
“小暢,”丁亦秋放下電話,走到兒子面前,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期待,“清北都打來電話了,條件都非常好。北大元培,清華……他們的意思很明確,專業完全尊重你的意愿。你怎么想?”
宋思祺也站在一旁,屏息凝神地看著兒子。
最近父子關系的微妙緩和,兒子的優秀,讓他此刻內心激動,但他也不敢輕易插話,畢竟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缺席了太久。對于兒子的教育和培養,他可以說毫無貢獻可言。
客廳里一時安靜下來,只有墻上掛鐘的滴答聲。
宋暢抬起頭,目光掃過母親隱含期待的臉,又掠過父親緊張而關切的眼神,最后落在窗外杭城熟悉的夜景上。
他沉默了幾秒,那幾秒仿佛被拉得很長。然后,他清晰而平靜地開口,聲音不大,卻像驚雷一樣在父母耳邊炸開:
“媽,爸,我決定了。我去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