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前一天的休整日,陽光明媚。
吳立江和江琴琴正帶著學生們參觀東道主學校頗具規模的汽車工程實訓中心——這里陳列著從老式化油器發動機到最新新能源動力總成的教具模型,墻上掛著復雜的電路圖和can總線拓撲圖。
正當金肖德對著一臺拆解展示的混合動力電池組看得入神,聞佳寧在研究一個透明變速箱模型時,一個洪亮熱情、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吳老師!江老師!還有我們未來的汽車工程師們!可算找到你們啦!”
眾人回頭,原來是艾力江老師帶著幾位本地老師和他們引以為傲的學生——阿里木、迪麗娜爾等人來了。艾力江老師是這次大賽東道主學校的聯絡人員,也是這所學校汽車電子技術方向的骨干老師。
“艾力江老師!”吳立江笑著迎上去,“我帶孩子們來長長見識,你們這實訓中心,家底夠厚實啊!”
“教學基礎是夠的,但是和你們大城市比,我們的教學力量還是很落后啊。”艾力江老師爽朗一笑,隨即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不容拒絕的熱情,
“但光看這些哪夠味兒?走!去家里坐坐!嘗嘗地道的新疆當地飯菜!我們幾家都備好了,孩子們也一起去,咱們邊吃邊聊,聊聊比賽,聊聊車!”
他身后的阿里木眼睛亮亮的,迫不及待地接口:“對對對!特別想跟大城市來的同學們討教國賽題目,有些我們琢磨了好幾天,還有點卡殼!”
迪麗娜爾也用力點頭,充滿期待地看向聞佳寧她們。
“這…太麻煩各位老師了吧?”吳立江還是習慣性地客氣道。
“麻煩啥!”旁邊一位身材敦實、戴著眼鏡的老師嗓門洪亮,大手一揮,“吳老師,你們是行家!我們這兒的娃娃們,對新技術那眼睛都放綠光!家里手抓肉都燉上了,吃飽了肚子,聊起車來才更有勁兒!”
還有一個教汽車機械的努爾買買提老師,他拍了拍身邊一個學生背著的鼓鼓囊囊的工具包,扳手和萬用表的手柄倔強地從包里探出頭來,“這幾個小子,聽說可以和你們一起交流,恨不能把半個實訓室都搬去請教!”
聞佳寧和張強興奮地對視一眼:“去老師家!感受地道的新疆人生活,還能聊專業!”陳磊和金肖德眼中也流露出濃厚的興趣。
盛情難卻,一行人分乘幾輛車出發。金肖德特意擠上了努爾買買提老師的皮卡,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后斗里用鐵鏈固定的一臺舊發動機缸體。
一踏入艾力江老師的家門,濃郁的烤肉香和孜然、皮牙子的辛香氣息瞬間包裹了眾人。
屋子不大,卻布置得格外溫馨。最引人注目的是腳下色彩艷麗、圖案繁復的手工地毯,踩上去厚實柔軟,仿佛踏入了流動的藝術品。
墻上掛著大幅的維吾爾族特色刺繡掛毯,針腳細密,圖案或寓意吉祥,或描繪著天山牧場的生活圖景。壁櫥里,并非簡單的儲物,而是像小型展覽館般,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精美的銅器、彩釉陶盤和雕花木碗,每一件都透著主人對生活的熱愛和民族文化的傳承。
眾人一邊欣賞,一邊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