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虹走后不久,裴靜宸便進了門。
他臉色凝重,揮退屋子里伺候的小丫頭,然后壓低聲音說道,“我埋在宮里頭的探子今日終于與星移接上了頭,星移說,地宮里長大的那位這幾天不知道怎么了,身子有些不適,高熱不退,他們又不認識什么相熟的太醫可以診治,問咱們能不能想法子,盡快將孩子帶出來。”
明萱聽了忙道,“小孩子高熱不退很危險的,倘若得不到及時診治,怕有性命之憂。”
這是個見不得光的孩子,倘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之下,讓后宮中的人知道了他的存在,那么俞惠妃是絕不會容忍這個孩子活著的,他必死無疑。所以,不能向宮里頭的太醫求助。可是,若是放任著,高熱不退,對一個才三歲的小孩子來說,是十分致命的危險,極有可能造成腦部的損傷。
裴靜宸沉聲說道,“孩子雖然還小,但卻畢竟是一個大活人,時間又緊迫,想要從永和宮悄無聲息地將孩子帶出來,想必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也想過,將此事透露給裴皇后,她膝下無子,如今與俞惠妃的戰斗之中,完全處于劣勢,倘若此時得知永和宮尚還有一位大皇子,她定會要保住這孩子的。”
月荷出身卑賤,若是皇后想要這個孩子記在她名下,那么是完全可能的。
只是······
裴靜宸搖了搖頭,“但跟著裴皇后,卻也頂多只能保他一時安危,并不是長久之計。哪怕這孩子將來必然會淪為籌碼,我也希望他所處的地位是安全的,而不是眾矢之的。何況,我心里其實并不想要裴皇后得勢,她若地位穩固,楊氏和裴靜宵怕是要死灰復燃,那絕非我所愿。”
明萱皺著眉頭沉吟片刻,忽然似是想到了什么,抬起頭來問道,“以咱們一人之力,或許不能將那孩子救出,可若是有人相助呢?建安伯梁琨深受皇上信任,他是朝中唯一可以驅車入宮不受檢查長驅直入周朝皇宮的臣子,倘若他愿意,將個三歲的小兒藏在馬車里,那是完全不會被人發現的事。”
梁琨曾任過禁軍統領,內宮之中故舊遍地,行事要遠比裴靜宸方便許多。
她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你讓內線通知星移,將那孩子放入一口預留了通風口的箱子里,然后再在永和宮的其他地方放一把火,將守衛都吸引走,梁琨的人自然便有機會將箱子取走。那孩子也不能藏在咱們府上,目標太大,容易暴露,不若我帶著他去求玉真師太收留這個孩子,都是周室血脈,師太憐憫,或許能保住他。”
這想法自然不差,但要說服梁琨卻并不容易。
裴靜宸也覺得這法子可行,但他顧慮重重,“梁琨與今上感情深厚,咱們想法子將那孩子救了出來,雖然也是為了皇上的子嗣計,可又難免又有自己的私心。梁琨雖然名聲不堪,但實際上卻是個懂情理睿是非的精細人,咱們的心思,怕是瞞不過他去。要說服他幫助我們行事,看起來十分困難。
他微頓,“假若我前去求他,想來他更愿意將孩子親自抱往太醫院,然后說服皇上認下這個皇長子。”
梁琨的話,皇上向來都十分聽得進的,這件事說不定還真能成。
然后,便又繞回了原點。裴皇后絕不會錯過將這孩子記在名下的機會,俞惠妃也定然絕對不會容許這孩子活在這世上,他雖然躲過了一時的病痛危險,還能夠恢復名譽,但是即將迎來的,卻是數百倍的危機。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孩子性命垂危,總不能因為以后的事,現在就不去救助。
正當裴靜宸準備去向建安伯求助之時,明萱忽然問道,“倘若咱們求動了玉真師太去和建安伯說,這件事能不能成?”
玉真師太是周朝皇室中輩分極高的大長公主,雖然已入佛道,但是說話仍然十分有分量,宗室之中的長老都十分崇敬她,這也是先帝既尊重又忌憚她的緣由。建安伯身上也流著周朝皇室的血脈,倘若玉真師太肯出面去說這件事,問建安伯要了這孩兒,從此養在身邊,建安伯想必會應下的,他也不得不應下。
只是,師太遠離凡塵久矣,不知道還愿不愿意趟塵世的這攤渾水……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