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在三大產業都建立起來后,對名下的產業股份進行了調整。即經營者只占35,而趙無極只占30,其他朋友交差入股為35。譬如,李剛占有盧江美味燒臘35的股份,但他也可以入股其他產業,形成交叉占股的局面。當然,要入其他產業的股分,得等到擴股的機會。
另外,經營者的35也只是分紅的股分,經營得好,其他股東沒意見,你繼續當老總,則你就擁有35,但是,如果被其他股東否決,那么,你神馬也沒有了。經營者也可以現金入股,而這個股份則可永久占有。但其股份總量只能控制在49之下。
趙無極這個當然不是現代企業制度,但在前期這種形式卻非常有效。由于是股份制,經營效果好壞與自己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大家在下班之余都要來幫忙,而且只要有一個想法,就能拿出來共享。此外,在賬目管理上,由于公司規模的提升,也愈益正規化。
“小雅,你就不要去了。以后,我會給你一個大生意讓你做的。”趙無極充滿憐愛地看了古小雅一眼,以大哥哥的口吻安排道。
“那好吧,我就退出。不過,無極哥哥,你說話可要算數啊。”古小雅有些小郁悶,不過,她反扣了趙無極一句,還看了李馨欣一眼,以后,沒大生意給我,我可要找嫂子說道呢。
“黃老板也退出吧。如果黃老板想把生意做大,我還有個主意。你以現在的本錢,去把縣第二百貨公司的營業部給承包了,搞成一家大百貨公司,肯定很賺錢。”趙無極說道。
“哎,趙兄弟,不,趙鄉長,你這就是看不起我老黃了。這樣吧,我愿意去承包第二百貨公司,但是,這股份你必須要占30,其他朋友也一樣可以入股,否則,我老黃也就守著那個小鋪子過日子算了。”黃大山可謂是吃了稱砣,鐵了心了。
“哈哈哈,黃老板,哪有你這樣往外送錢的啊?”李剛笑道。黃大山現在的收入,其他比其他所有人都多,都要高,每月利潤差不多在萬元。但是,這些人在趙無極的教育下,都明白一個道理,黃大山那個鋪子,一是搶了時間差,前期利潤大;二是難以做大,畢竟市場容量就那么一點;三是如果離開了趙無極的指點,黃大山的鋪子最終只能淹沒在商業潮流中。
至于以后,錢肯定是可以掙的,但絕沒聽說哪個靠開精品時尚屋的成了億萬富翁,當然,最后這個是趙無極自己想的。
趙無極也沒想到,黃大山會這樣認真,稍一思索,便為黃大山的未來找到了方向,“既然黃老板這么有誠意,我們就表示歡迎吧!”
“啪啪啪……”眾人鼓起掌來。對黃大山的時尚精品屋,眾人,特別是美女們并不陌生,在盧江也是很有名氣的商鋪。
“大家開始報個數吧,準備投資多少?”趙無極等掌聲結束后,又開始第二個議程。百貨公司怎么開,還得看本錢。
“我投一萬!”沒想到,第一個報名的竟然是李馨欣,難道,這小妮子也想賺錢?
“我投一萬!”第二個是李剛。李剛這五個月來是掙了一些錢,但也就一萬左右,但他父親以前也是廚師,家里有一些老窖,在李剛主持盧江美味燒臘掙了大錢后,他父親已經把家當全部交給他管理了。老廚師,幫幫別人,掙個小錢,喝個小酒,去過他的瀟灑人生去啦。
本來,李剛是可以投個兩萬左右,但李馨欣一口“一萬”,讓他猛然驚醒,自己的股份,怎么能比嫂子還多呢!
“我投5000塊。”第三個是錢小楓。
“喂,小楓,你不去投你自己的那個商貿部,到百貨公司來湊神馬熱鬧?”楊小梅打趣道。楊小梅,說到底是搭上了古小雅的便車。前世,趙無極與楊小梅之間并沒有神馬交道。不過,趙無極也不在乎,錢是永遠掙不完的,不在乎多一個人或少一個人。
除了上面的提到的這些人外,參加此次宴會的人還有劉剛(最早開摩的,現在是陳程手下)、孫玉山(李剛的助手,現在主持燒臘總店)、王令才(此前為陳程手下,亦為退伍軍人,后跟著馮家平到了海市唇樓,因武學天賦差,趙無極并未動收其為弟子的念頭)孔慶玲(海市唇樓服務員主管)、馬建華(陳程手下)、劉鑫(美味燒臘主管)等人。這些人里,只有劉剛、王令才兩人見過趙無極,其他人根本就沒見過。
趙無極是誰,幾天之間就竄紅成華夏頂級名人,能見一面已經是天大的榮幸了,沒想到趙無極竟然還允許他們在其商業機構中投資,這個消息,幾乎一下子讓幾人幸福得快要暈過去了。
只是,這些人的資本都不雄厚,每人與盧江美味燒臘初創時人們的投資一樣,多是1000或2000元。
一頓飯,又敲定了兩個商業項目,對趙無極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趙無極現在特別需要錢,他的很多想法都受困于沒有資本。當然,現在趙無極要調動資金,十萬二十萬是沒任何問題的,但這個錢并不能做神馬事情。
因為,他現在特別需要的是米元或港元。至少,在2000年前,外資在華夏境內,都會受到官方的保護,而民營企業卻沒有這個待遇。即便到趙無極重生之前,華夏民營企業依然有如小媳婦一樣,不要說管理部門的卡拿吃要,就是政策歧視,趙無極也會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