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林指著戰地分布圖道,“這個,1號攻擊點,距離588高地頂峰,直線距離只有400米,距離588高地腳下只有220米。每次發起攻擊,我們的部隊都是從這兒出發的。”
這個戰地分布圖還是比較專業。等高線、植被、巨石、戰壕、哨位等都繪制得非常到位,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我方的布置與態勢。
但是,這個分布圖對敵方的兵力、火力布置卻比較簡單,特別對于敵人暗堡類火力基本沒有標繪出來,或許是因為敵方兵力與火力位置經常變化的原因吧。總之,如果用這個分布圖來指揮作戰,有點瞎子摸象的感覺。
當然也會造成敵人神出鬼沒的印象,這對我軍作戰與士氣,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以這種敵我情報進行作戰,除非調動空軍將山頭徹底摧毀,否則,真還難以拔掉安南這兩顆毒牙。
不過,趙無極終究是客,也沒指出這個毛病,況且,這個分布圖也未必是2連能夠繪制的,估計是最初到來的部隊搞的東西。
趙無極二話不說,就點了這個1號攻擊點。距離敵人最近,才能發揮他槍械精通和狙擊的作用,也才能達成對敵人的威懾,從而將安南鬼子從老鼠洞中引出來。
戰爭,對于國力來說,可能是越打越弱,但對于軍人來說,卻是越打越強。安南這個家伙,幾年前曾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不能不說沒有道理。如果在邊境戰爭初期,華夏軍人與安南軍人一個師一個師地對干,華夏軍人很難是其對手,我們當時發動的有限自衛戰爭,說到底還是靠龐大的軍隊數量,對安南形成了高壓與碾壓之勢。
軍人越打越強,從戰壕的布置就可看出。這些戰壕,說實話挖得非常好,在接近安南鬼子的部分戰壕,都有2米以上的深度,普通的士兵走在里面,山上的敵人根本就發現不了;而隔幾米遠就有一個射擊位,或者攻擊位,只要上級一聲令下,戰壕中的戰士就能魚貫而出,迅速形成攻擊面以及局部兵力優勢。
12點15分,陣地交接完畢。
“隊長,我們就在這兒守著,何時對敵進攻?”劉雨果看了看這個類似于貓耳洞的攻擊點,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先看看吧。對了,平時保持兩個人清醒,其他人,可以閉著眼睛休息一下。”趙無極說完,便撥開觀察口的一塊小石頭,舉起望遠鏡向山上望去。
588高地,相對高度不過200余米,但植被繁茂,怪石林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時不時地隱藏在林木之間,偶爾又在天光中露出一段。
此時,山頂上寂靜無聲。趙無極發靈識探尋過去,發現安南人只有一個哨兵在位置上,其他士兵正在老鼠洞中吃飯。
理論上講,此時是最好的攻擊時間。但是,趙無極知道,此次能來前線,他有兩個目的,一是過把戰場癮,二是展示特種作戰的強大戰力,相對而言,后一個目的更加重要。至于要殲滅588高地上的幾十個安南鬼子,對于趙無極來說,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趙無極觀察了約三分鐘,把山勢、山形、坡度以及敵人可能的火力點記熟之后,就開始在大腦中分析起來。
趙無極發現,這個1號攻擊點,雖然利于我軍發起攻擊,但同樣利于安南人防守。因為這個位置是個最好的陳兵位置。
但事實是,當我們的部隊展開之后,真正能沖鋒的,也只有那條羊腸小道以及兩邊相對緩一些的山坡,只不過,安南鬼子居高臨下,再加上現代戰爭,又不容易出現子彈打光了的情形,只要對方的機槍能夠封堵住幾片開闊地,我軍基本上沒什么機會。
惟一的機會就是特種作戰,以人的特戰分隊,利用小地形進行轉移、騰挪、掩護,并且還可能對敵發起強攻,但是,即便我軍最強大的偵察部隊或特務部隊,想要完成這個任務也極為困難。因為,當安南人一旦確定你在哪個位置時,機槍掃不著你,難道手雷還炸不著你,火焰器還燒不著你?
最后一關,就在安南人的眼皮底下,有大約30米的緩坡,那段緩坡,植被很少,看是一個沖鋒就上去了,可是,就在那片地區,安南人卻能輕易地形成交叉火力,從而讓我軍飲恨在安南人的腳下。
“惡毒!”趙無極稍加分析之后,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難道,就沒有機會了?當然不是,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在特種作戰理論中,沒有所謂地形對誰有利對誰不利的問題,因為地形給了敵人天然屏障,但同時降低了敵人的防備心理,同時也會讓敵人的打法變得單一,因為他們要借用那些屏障,有些打法或武器就用不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