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馬年正月十二,鳶島天軍太空戰機出擊,被迦邏民眾稱之為“黑色的一天”。這個稱謂,形象地說明了迦邏的慘狀,但更深層的意義,卻隱藏在字面之下。
雖然后世華夏人一般情況下,都不大看得起迦邏人,但事實上當時迦邏人的整體素質并不比華夏人差,華夏人真的變得比較理性和聰明,是從21世紀開始的,而這個時候,華夏人自身也還處于迷茫之中。
面對鳶島太空戰機的狂轟濫炸,從迦邏總統,國防部長,前線部隊司令,到各部隊駐地,普通軍官,甚至社區民眾,都想過很多辦法。
譬如,在加爾各答郊區,就有民眾想到用濃煙來掩蓋高炮基地的方法,并且還拖來了幾卡車的發煙化學燃料。而且,尼巴巴總統從南方迅速調來了最新式戰斗機,國防部長邁加索上將甚至命令:“不管我方損失多大,至少要打下一架敵方戰機!”
但是,這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勁,有如汪洋大海中的自救行為,顯得是如此的無助與可笑。
以為憑戰機多就想打下一架太空戰機?這相當于數十個身背弓箭之人想打下一架武裝直升機一般可筆。
普通戰機之于太空戰機,不要說自身速度差多少的問題,就是普通戰機哪怕是米國最先進的戰機所發射的導彈,其速度也沒有太空戰機的速度快,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將對方打下來?這里,根本不用分析太空戰機的整體先進性。
“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的情報部門都干什么去了?”這一天結束,尼巴巴總統沒有責怪迦邏的陸軍和空軍,在他看來,偉大的迦羅陸軍是勇敢的,善戰的;偉大的迦羅空軍也是勇敢的。不怕死亡的!因為敵人太強大了!因為敵人的裝備并不是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東西,而是來自于米國電影中的科幻作品。
也因為如此,尼巴巴總統對情報部門的工作非常不滿。尼媒的,你戰前稍稍提醒一下俺們,迦邏也就不去當這個“急先鋒”了嘛,又或者,迦邏亦可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嘛。
尼巴巴產生如此想法,是因為一天多的戰爭,已經把他打怕了,在西線。不得導彈旅在轟炸中喪失殆盡,華夏軍隊還攻占了臺拉登南約60公里的薩哈蘭普爾,這可是通往迦邏首都的門戶啊!在東線,除了加爾各答等少數城市有無線電報傳來,其他迦邏調往東線的部隊,似乎都保持著無線電靜默,甚至,連有線電話都無法撥通,這種情況。仗怎么打?前方不知后方,上級不知下級,這仗,根本就沒法打嘛。
讓尼巴巴總統和國防部長邁加索更失望或者說更驚心的是。無論他們下達了多么嚴厲的命令,甚至私下里許出了多少獎勵的愿望,但整個一天時間中,迦邏空軍損失了近500架戰機竟然連對方一架飛機都沒有打下來。
因此。當天晚上8點,迦邏外交部要求自己駐米國、熊國、顛國、盧國和倭國的大使,緊急約見所在國的外交部長。請求緊急外交援助和人道援助。而尼巴巴總統則不顧自己的總統身份,親自到米國駐迦邏大使館拜訪基巴拉大使。至于華夏駐迦邏大使館,尼巴巴是不好意思去的。
迦邏人的這些努力,其目的大家自然明白,那就是讓別人作外交斡旋,讓華夏盡快停戰,再打下去,迦邏的損失肯定會更慘的。
其實,以“神創基地”的實力,趙無極完全可以拋開這種傳統的戰爭形式,直接“斬首”得了。譬如直接空降迦邏首都新德里,把尼巴巴及其軍政高官先俘虜了再說,“請”他們去華夏首都談判。再譬如,以“神創基地”的強大,完全可以對侵略華夏之迦邏軍隊給予精確打擊,將敵軍所有軍官以及敵軍營房全部摧毀,以打擊迦邏人的囂張氣焰。
趙無極不是沒有想過這種打法,但趙無極最終放棄了這一方式。“斬首”行動,其實也是雙刃劍,傷人傷己的戰術。
因為這個時代,與過去的戰爭年代是完全不同的。那時,敵我分明,陣營分明,對敵酋實施斬首行動,有助于迅速瓦解敵軍。但和平時代,特別是二戰后人們觀念的變化,神馬敵我、陣營的分歧,已經越來越淡漠,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敵酋實施“斬首”,雖然可以打擊敵人的信心,但同樣會讓華夏高層以及其他國家的領導層感覺到“寒心”:世界再也不安全了!
再者,二戰后的大多數國家,在體制上都傾向于成熟。你把總統給斬了,馬上就會選出新總統;你把國防部長給抓了,馬上就會有人頂上來。你總不可能把敵人給全部斬了?
當然,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此次戰爭,是華夏與迦邏之間的戰爭,并不是鳶島與迦邏的戰爭。趙無極以鳶島陸軍作為開路先鋒,以天軍的太空戰機作為空中保障與威懾,已經對得起華夏了,至于城市的占領,俘虜的管理,秩序的維護等,還得靠華夏軍隊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