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與迦邏的戰爭已經打響,這導致雖然迦邏北方軍區的會議扯了一陣子蛋蛋,但會議還是形成了一個“攻防皆備”的作戰方案。
攻,由導彈旅和北方軍區空軍尋機殲滅華夏的新型飛行器,并趁機確定華夏軍隊的戰力;防,則由兩大軍區陸軍在南北兩線形成兩條堅實的防線,將華夏軍局限于北安恰爾邦狹小的空間內,再伺機將其殲滅!
真要說起來,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迦邏這種“攻防皆備”的作戰方案,在傳統戰爭中也是很常見的,而且也是比較穩妥的。
只是,由鳶島自治領導演的這場戰爭,并不是傳統戰爭或常規戰爭。因此,不論迦邏方面如何應對,其結局都難以改變。
因為華夏的強硬聲明和軍事調動,而且迦邏也認定華夏將在東線戰場動手,迦邏整個軍事力量也進入了一級戒備狀態,但其北方軍區的準備其實是不充分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華夏軍不會從北方進攻,即便要進攻也可能在迦邏與伊期斯坦國之間的克什米爾方向也即可能兵鋒直指拉合爾,而那個地方距離臺拉登至少有200公里以上。
這個估計,讓迦邏導彈旅的此時還停留在拉合爾。雖然導彈旅的近程導彈也能打到臺拉登,只是,能夠打到不一定真打得到,不管什么武器,要想達到攻擊效果,必須得鎖定作戰目標吧,顯然,迦邏導彈旅對華夏的新式飛行器還缺乏真正的了解。
當迦邏方面作出決定,部隊還沒調動時,沿著山區簡陋的公路,華夏第26集團軍c師前鋒團已經到達臺拉登城郊。
臺拉登。位于西瓦利克山脈與喜馬拉山脈間的谷地中。人口連郊區近30萬,海拔682米,始建于1676年。街道沿主要公路呈帶狀,延伸達6-7公里。工業有毛棉絲紡織、制糖、造紙、鋸木、制茶等部門。還有兵工廠、小型燈泡廠等。迦邏北方教育、研究機構的重要中心之一。
對于華夏,拿下氣候溫和,環境幽雅的臺拉登,相當于是獲得了戰爭的一個據點或踏板。因此,對于拿下臺拉登,華夏方面做了充分準備。
“命令坦克與裝甲團,抵近炮擊!”這種戰斗。c師師長關玉指揮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根據計劃,華夏軍隊在拿下臺拉登后,將休整一夜,一方面等待后續部隊。另一方面則是等迦邏的軍隊集結。
這與傳統戰爭也完全不同。傳統戰爭,巴不得敵人比較分散,己方以便“各個擊破”,在傳統戰爭條件下,如果敵人重兵集結。己方首要考慮的可能就不是如何殲敵,而是如何防御了。
當然,因為鳶島軍隊的介入,這場“靖邊之戰”再怎么說也算不上傳統戰爭了。
也因為如此,這種攻占城市的“功勞”。郭達飛便讓給了關玉。而根據天軍以及天網系統的偵察,臺拉登的迦邏部隊其戰斗力并不強。
平時,臺拉登作為迦邏北方山區貿易中心,也常駐有一個團。只是,當迦邏這個團在得到前去阻敵的摩步團作戰失利且全軍覆沒的消息后,當即就做好了“撤離”的準備,他們之所以還沒有離開防區,是因為上級的“撤退”命令還沒有到達。
“轟——”坦克與裝甲團打響了第一炮!的坦克炮雖然口徑已經很不錯了,但在這個時代下也只算得上中型火炮。不過,上百門中型火炮對一座城市的壓力也相當不小。
第一輪炮擊,就讓駐守臺拉登的迦邏團遭受到不小的損失,一座軍營燃起了大火。
“快,撤退——”就在挨了一輪炮火之后,迦邏決定棄守臺拉登的命令終于傳達下來。
“坦克團,追——”關玉怎么可能放棄擴大戰果的機會,一面命令前鋒團迅速控制臺拉登的重要建筑,一面命令坦克團追擊。
頓時,在黃昏的天際下,出現了極為有趣的一幕,一支近兩千人的隊伍在公路前方亡命地奔逃;有的坐車有的徒步;另一支鐵甲車流在后面飛速地追趕,還不時開上一炮。
而每一炮落下去,都會炸起一團火焰,順帶收走一輛車或幾名迦邏士兵的壽命。有聰明的迦邏士兵,開始脫離公路,離開大隊,向原野深處逃去。
不過,坦克團的追擊也差不多到此為止了,再向前,就是亞穆納訥格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