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姜學清見面,到不是趙無極想與之聊天,而是趙無極想從鳳山酒廠進口一些白酒。鳶島現在的人口越來越多,其中梓州人要占相當的比重,如果能讓他們喝到家鄉的酒,對他們的思鄉之情也算是一種安慰。
鳶島要進口的商品當然不會少,在幾年之內,其糧食和副食品基本上都需要進口,而進口的主要地點自然也選在西川。只是,這些事情多是由劉文進帶著貿易處的人在做,并不需要趙無極操心。
告別姜學清,趙無極便來到了鳳山鄉政府,拜訪以前的同仁。
現在的鳳山,體制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因為盧江縣成了國家欽定的“縣域經濟發展示范縣”后,鳳山因為此前很多方面走在前面,此時已經從望坪區委管理被提到了縣委和縣政府接管管理,其行政級別也由股級提到了正科級。
這種行政級別的變化,于私來說,對于干部有好處,因為他們可以混到更高的級別,可以拿更高的工資;但對于鳳山的老百姓來說,是否有好處,就得看當官的怎么理解怎么做了。
行政級別的提高,上級可能更加重視,建設項目的傾斜,扶貧貸款的傾斜等,都是有可能的;但也有可能走向反面,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極有可能勞民傷財。
但無論怎樣說,這種根據需要來設定行政級別的做法,其實是不太可取的。這是行政本位、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當然,趙無極明知不對,也不會向華夏說這些。因為這種虛開的行政成本,在華夏并不是一個新鮮事。他只是來看看昔日的同仁的。
趙無極此時回鳳山,自然不可能一個人,而是一個龐大的團隊,畢竟,他也是一國“元首”嘛。雖然不可能像華夏的領導人那樣前呼后擁,但二三十人還有是有的,而且,他要見什么人,也得與華夏方面的接待人員事選聯系好。
華夏這樣并不是要干涉趙無極,也不是擔心趙無極的安全,而是一種禮節和尊重。
鳳山的街道早就發生了巨變,在“盧江民間工藝博物園”落戶鳳山,趙無極擔任鄉長時,就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其中就有鳳山場鎮建設的內容。
在鳳山的專業合作社開始走入正軌之后,街道建設就已經鋪開。而在特種部隊訓練基地和“元基地”選址鳳山后,鳳山的場鎮建設更是加快了步伐。
當時有人就提議是否可以把鳳山當成一個小城鎮那樣,重新規劃一番,但趙無極否定了這個提議。鳳山,不可能建設成為越過幾萬人的城市,因為他壓根就沒那么多人;再說,鳳山現在的人口只有18000人,與鳳山的自然環境正好匹配,如果鳳山鄉真的達到5萬人以上,其環境的承載能力就會受到挑戰。
當然,這并不是說鳳山超過5萬人就要出問題。關于一個地方的人口與環境的關系,并不能只看絕對數量。譬如“元基地”,以后每年要接收數萬人的三年制培訓學生,但對鳳山的環境并沒有多大的破壞。因為這些學生到了這里,僅僅是學習者、消費者,其所需要資料都是由外面運進來的。但如果成為本地的生產者或世代扎根在這兒,他們對環境的破壞性就更大了。
鳳山鄉的當家人都是趙無極所熟悉的。
鄉黨委書記韋長青,這位此前僅僅是武裝部長的老韋,終于達到了他人生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趙無極看來,韋長青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在此前的那種政治氛圍中,韋長青根本就不可能到這個位置,因為他的“野心”小了一點,他的為人“和氣”了一點,他的手段似乎也“單調”了一點。
不過,趙無極確實改變了一些鳳山的風氣,也讓韋長青這種老好人能夠坐上鄉黨委書記的寶座,或許,這也可以算是趙無極的一種成就。
鄉長自然也是此前的搭檔甘霖,甘鄉長也是一個不錯的人,在趙無極兼任著鳳山鄉黨委書記期間,甘霖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代理鄉長,或多或少地受了一些“委屈”。但趙無極被提拔為“市科協副主席”后,某霖才算正式把這個鄉長的位置拿到手上。
鳳山鄉這種政治格局,在華夏來說都算異類。哪有主要領導犯了路線錯誤,原來緊跟的人還有升官可能的?但韋長青和甘霖兩人,卻擁有這樣的氣運,這讓很多想伸手摘桃子的人根本就沒有想通。
其實,真要說開了,也非常好理解。
趙無極雖然離開了,但趙無極的保護傘卻全部都在位,胡永生同志此后也升了一級,變成了梓州市委副書記兼盧江縣委書記,這個任命本身,也是不太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