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并不想在文藝這方面深入太多,也不太想與這些人交際,即便要剽竊所謂的作品,他也是盡量撿國外的作呂進行剽竊,因為趙無極心不在此,他無意于作一個文藝方面的引領者。
趙無極真正在乎的,是科技,是發展。如果作一個華夏的科技引領者,發展引領者,趙無極非常樂意,而且樂此不彼。至于文藝,終為小道,個人擁有一定修養就行了,不一定要進入那個圈子混日子。
5名青年作家,都是后世如雷貫耳的人,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管作家也在內,讓趙無極頗有興趣。華夏的作家群,雖然后世也不乏詬病,但整體的素質還是非常不錯。他們中雖然有人身價千萬,但那也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勞動創造的財富,比那些只擁有作家之名,而無作家之作品的人,實在強得太多了。
后世有一個觀點,即認為管作家只是華夏作家群的一個代表,他能獲諾獎只能表示他具有獲獎的實力,但并不一定是華夏最好的最成功的作家。其實,這種評論本身就很無聊,殊不知華夏有句古話叫“文無之道,要評出第一是非常難的,而武因為可以“對練”、比賽,要決出第一非常容易。
最后,作自我介紹的是5個具有民間絕活的人,民間絕活,亦可以理解為民間技藝、民間工藝。總之,就是他們能從我們司空見慣的一些行為或行動中,做出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來。
第一位介紹自己的人,名叫騰日格,顯然這是一名少數民族同胞,他一介紹自己的絕技就引發了大家濃厚的興趣。
關節樂?神馬東西!
騰日格不得不現場為大家表演一番,只見他雙手展開,十指輕微彎曲,就放出一陣噼噼啪啪的響聲,這個動作,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譬如拳頭一握,關節嘎嘎作響,但是,騰日格的關節聲音卻要高4度左右,它不是悶響而是脆響,緊接著,只見騰日格雙手十指有秩序地扭動,他的雙手關節就傳來了著名的民歌《東方紅》的曲調,而且那樂音特別像白居易寫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尼媒,這個水平有點高啊。”趙無極作為傳統醫學宗師,自然知道,要讓關節弄出聲響不難,但要讓關節弄出這樣靈活的聲響,卻太不容易了。譬如武俠小說里寫的那樣,用筷子夾菜不算本事,要用筷子夾住空中飛翔的蒼蠅那才叫本事。
不過,這個只能叫“奇技”,普通人是學不會的,也就是說,它不具有推廣性。
第二個人是個瘦小的青年,名叫謝冠軍。這人,擁有一手神奇的記憶力和素描力,他只要看過到一個有形的物體,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素描出來,至于人物肖像素描,平均每畫一個人只需要2分鐘。
謝冠軍當場表演,給一個青年官員畫了一幅素描,其惟妙惟肖不用說了,趙無極真正驚嘆的,是這家伙的速度,兩分鐘能否畫出一幅素描,答案是能,就是趙無極也能,但是,那最多是了了幾筆或十幾筆罷了,最多再勾一勾眼睛等關鍵部位;但是,這家伙的素描,卻并不是那種幾根線條很“質感”的東西,而是著墨甚多顯得異常豐富、豐滿。
趙無極今天的記憶力不如謝冠軍?趙無極雙手的靈巧不如謝冠軍?如果這樣比,趙無極都不相信,但是,這兩項條件都不如趙無極的家伙,竟然擁有比趙無極更快的繪畫速度,這其中,一定有某種技巧或趙無極所不知道的東西。
這個謝冠軍,有機會一定要好好聊聊。
第三個人的姓比較少,姓門,名字也特別,叫門閂。他所擁有的絕技是“腹語”,即用肚腹發音說話,這個,在武俠小說中同樣被視為絕技之一。不過,在趙無極看來,門閂的這個“腹語”對于普通人來說,是特別新奇的絕技,但對于趙無極這樣的修士來說,那就是小道了。不要說趙無極,就是他的向個徒弟目前都能做這方面的表演。
不過,比較奇特的是門閂似乎并不是修士,更不是練武之人,普通人擁有這樣的絕技當然算是不錯的了。
第四個絕技擁有者名叫褚紅軍,這個人的絕技屬于“口技”,與后世經常在電視臺上露面的人一樣,褚紅軍的品質也是多種多樣。不過,后世的口技表演多集中在仿生和機械譬如火車駛過的聲音等方面。而褚紅軍的口技,則可以用“無所不能”四個字來表示。
褚紅軍表演了一個節目,名叫《百鳥朝鳳》,最初展示的是清晨的樹林,溪流潺潺,泉水叮咚,輕風穿林,蜜蜂飛舞的景象,緊接著,一聲小鳥啾啾,點燃了畫眉、喜雀、鳳鳥、麻雀、紅嘴鷸、椒鳥、金燕等十數種天空精靈的和聲,突然,一聲巨大而空靈的,仿佛自云端而來的鳴叫,占據了最高亢的部位,隨那聲高亢的鳳鳴而起,快樂的時光,自由而喜悅的心情,頓時充斥在小小的會議室中。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