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上響起凌亂的應答聲。誰敢有意見啊,鄒茂源可不僅僅是省委常委、副省長那么簡單,他還是市委書記方平的老領導、老上級,誰反對,不但要得罪鄒茂源這名常委副省長,還要得罪市委書記,不劃算啊。
再說,自己又當不了團長,哪個當團長不都一樣!
“由鄒茂源擔任訪問團團長,我沒意見。不過,方書記,出訪倭國這事,是不是先請示一下省委?”何克禮待眾人冷靜下來之后,出聲問道。
何克禮的意思是,老方啊,你剛才答應倭國人答應得太快了,要是省委或者更高層面的人不同意,豈不是要在倭國人面前失言?
不過,就是何克禮本人也沒意識到,這個訪問團,最先應該征求當事人趙無極的意見。這不怪何克禮,也不怪與會的這么多市級高官,因為長期以來他們就養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一個小小的鄉長,即便再有成績,再有名氣,難道還能不聽上級領導的安排?
當然,在座的人并不知道趙無極對國家真正的貢獻,因為他們沒有資格知道。至于吳冕首長等三大巨頭接見趙無極的事,這些官員的認知還沒有倭國人那么深,他們本能地認為,這是首長在做一種表率,要關愛青年人的成長。
雖然何克禮與北方某位大佬的關系非常好,進而與省委書記柳伯益的關系也不錯,但柳伯益也不會違反紀律,告訴何克禮趙無極為國家做的那些事。
好在何克禮本人并沒有犯暈,頭腦還是清醒的。
“呵呵,克禮同志,這個,昨天你打電話給我后,我就電話請示了鄒省長,鄒省長表示沒有問題,他說,梓州市委市政府的正式組團報告出臺后,給他的辦公室送一份過去就行了。”
“啊,既然鄒省長表了態,這事就容易了。”何克禮也沒多想,不就是幾個人或十幾個人去倭國旅游一圈嗎,小事一樁而已。
“我們在座的,哪些人想去倭國,以什么理由去倭國,此外,市委市政府還有哪些人應該去,大家都說說,議議吧。”
“我提議,由方書記擔任訪問團副團長。”市委辦主任余明剛全然沒注意在座幾位大佬的表情,率先表態道。
“明剛同志,難道你不想去倭國看看?”方平對余明剛的話非常欣賞,他想當副團長,但他不能說出來啊。另外,如果他當了副團長,去倭國訪問,那么,何克禮就得留在梓州市主持工作了,絕對沒有兩個人同時出國的道理,也沒有這個可能。
“呵呵,我就作這個訪倭團的服務員吧,我為大家服務。”余明剛這個出訪的理由不錯,這么多人出訪,確實得有人負責聯絡服務。
“我也去吧。我去看看倭國的城市建設,取一點真經。”分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張維國說道。這時,城市建設還不是那么重要,一般由普通的副市長分管。
“我也去看看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吧。這個,我們確實應該向倭國學習。”市委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張興銳表態道。
張興銳這個表態,等于是斷絕了市政府分管工業的常委副市長趙永明的念想。原則上,分管領導也只能去一個。
余明剛的那個表態,具有同等價值,他去了,市府辦的主任羅順就不能去。怎么可能兩個大管家都同時出國呢,再說,市長都沒機會去倭國,他一個市府辦主任還敢去?除非是何克禮安排他去,但現在是何克禮也不可能安排他去。
“好吧,除了上面的同志,我建議,外貿局的楊得云同志、工業局的江慶同志、計經委的孫沙滿同志,八零一的駱世鑫同志,都參加這個訪問團吧。”
八零一,是華夏著名的電視機生產廠家,曾引進倭國彩電生產線,既是梓州最大的工業企業,又是華夏軍轉民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方書記,這件事,與趙無極同志有關,是不是也征求一下趙無極同志的意見?”何克禮最終還是想起了這個小人物。
而正是這一句話,挽救了何克禮的政治生命。
“明剛同志,你負責通知鳳山鄉的趙無極,叫他下午來市委辦公室,我親自找他談話。”方平壓根沒想過什么征求趙無極的意見,但何克禮的提議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方平便有了這樣的決定。一個小小的鄉長,由市委書記親自談話,邀請其訪問倭國,這面子夠大了吧!
至于倭方說的在倭國演出,那是好事啊,說一聲就行,難道,趙無極還敢會不愿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