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鄰里糾紛多、計生政策不公平、人情應酬負擔重、生病的人多、困難戶無錢看病吃藥、偷雞摸狗現象多、農閑時打架斗毆事件多、雙提款負擔重等諸多既現實又普遍存在的問題。
這些問題,平時也存在,大家都見慣不怪了,但是,當村、社干部將這些問題在會議上擺出來后,鳳山鄉的黨政干部們卻有些坐不住了,即便就是出生在鳳山鄉的本土干部,也沒想到會存在這么多問題與困難。
“鄉長,這么多問題,如何解決?好多問題,都要錢啊!”韋長青是老鳳山人了,聽到這些問題后,也是一陣頭大。
“呵呵,韋書記,辦法總比困難多嘛!你沒感覺到,這些村、社干部的思想很活躍,積極性很高嗎,這正是我們借力的地方啊!”
趙無極沒那么悲觀,事實上,以他的眼光看,村、社干部反應出來的問題,也僅僅是表層或現象問題,有些問題還在“潛水”,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更大的問題還會冒出來。
這個“把脈”的討論會,整整開了三天。有的社長,在第一天發言時有些膽小,怕說錯了村上、鄉上領導要批評,結果看到別人發言火藥味更濃,還受到了鄉上領導的表揚,于是,第二天便搶著發言,而且發言內容完全是一種“自虐”行為,盡暴家丑和短處。
神馬現在的社長不好當,群眾不聽話啊,神馬群眾找辦事盡是給自己添麻煩,沒一件正事啊,神馬張家婆姨偷了李家漢子,李家婆姨找來娘家人堵門啊,神馬趙家的雞不見,第二天見到雞與錢家的公雞走在一起,兩家人破口大罵啊之類的陳谷子爛芝麻的事。
討論會的第二天下午,全體干部集中了兩個小時,由趙無極代表鄉黨委、鄉政府給與會干部作報告。這個報告,并不是正式的工作報告,而是對一天半討論的總結式報告,啟發式報告,引導式報告,即把問題集中起來,趙無極通過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看似不錯的看法、措施,以引導鄉、村、社干部把問題引向深入,把思路落到實處,不要以怨氣對待問題,對待群眾。
趙無極在報告中分析道:“大家這兩天說了很多農村的不足、村民的壞話,這些,我就不找群眾告狀了(笑),歸根到底兩個字:落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基礎設施落后,思想覺悟落后,生活習慣落后!那么,面對這么多實際困難,我們的干部又該怎么辦呢?”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我對這次會議有一個基本估計,那就是你們村、社兩級干部,特別希望鄉黨委政府拿出措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吧,如果說準了,請鼓掌支持我的判斷!”
“啪啪啪……”現場只有200人,但掌聲賽過了1000人。對于趙無極,村社干部沒一個人不服氣。實際上,他們之所以敢說,愿意說,就是他們看到趙無極是一個實心實意為鳳山群眾謀福利的干部,合作社、建筑隊、豆干社,對特困戶的慰問與補助,年終村、社干部的幾十元上百元的資金,不擁護趙無極又擁護誰?
掌聲過后,趙無極繼續說道,“你們的掌聲為什么這么熱烈呢?是因為你們對鄉黨委鄉政府有信心,你們在這兩天的會議上,愿意向鄉黨委政府掏心窩子!因此,鄉黨委政府指哪,你們肯定很樂意跟著打哪!但是,各村各社的村民們呢?他們是怎么想的?我們每個黨員干部,為村民們做個什么,想過什么?我們在村民們心中的形象又是什么?”
連續幾個問題,把會場頓時炸得一片沉默。有的是懾于趙無極的大嗓門,有的則在低頭沉思:我為他們做過什么呢,想過什么呢?
“去年年終,鄉上的財政有限,只給每個支書、村長70-100以內的獎金,村民組長則只有40塊。但是,40塊也是錢。當你們拿到這錢后,是否思考過,我這一年的所作所為,是否值這40塊錢?拿著這錢時,手是否會抖臉是否會發燙?”
“有一句話,叫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同志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看著你們呢!你們這兩天的發言,確實發自肺腑,非常真誠,問題找得準,意見提得好!
但是,如果同志們以為把問題提出來,交給鄉黨委政府就萬事大吉,那就錯了!鳳山的各項事業能否發展起來,鳳山鄉18000名群眾,能否脫貧致富,絕不是鄉黨委政府能夠包干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開動腦筋想辦法,它需要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埋頭苦干實干,作群眾脫貧致富的表率!”
“有同志說,群眾找自己盡是麻煩事!我怎么想,這話兒,也有點不對啊,大家想一想,群眾有困難,有解決不了的事,他不找你村社干部,又去找誰呢?
群眾來找你,說明群眾還信任你,知道你是個官,你應該為此感覺到驕傲和自豪,并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如果哪一天,村里的群眾有事也不找你了,那么,我可以說,你這個干部也就當到頭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