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的口罩行嗎?”一個服務員問道。
“行。快點拿來。”京都的冬天,異常寒冷,有時還伴有大風,首長們有時出門,不但得戴上帽子,還得戴上口罩遮擋寒風。
這時,在另外一間小會議室內,三個首長展開了一場對話。
一號首長說道:“吳老,這個趙無極確實非常有本事,干脆把他調到京都來,如何?這樣,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老道士,說不定能為我所用。”
“你怎么看呢?”吳冕看著二號首長問道。
“我覺得,應該叫趙無極把那個【元陽真氣訣】送給國家,這樣,我們就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了。”二號首長想了想,說道。
“這事,等會兒你們與他談吧。”吳冕沒有表態(tài)。但他卻知道,二號首長這個主意絕對是個餿主意,得到了一本功法,卻可能失去趙無極這個人。至少,誰提出這個要求,誰就會失去趙無極這個人的支持。
老人很早就參加了黨的工作,一生經歷坎坷,其積累的人生智慧,又豈是這些“解放牌”能夠理解的。通過國情局的分析,以及老人的觀察,趙無極是一個對祖國有感情的人,但趙無極同樣是個有底線的人。有些說法,對別人有用,對趙無極這種人不但沒用,甚至還要起反作用。
趙無極很年輕,但不是小孩子。
“首長,駱明隊長的治療已經完畢。駱明隊長自己說,折磨了他三十多年的傷已經徹底好了!”一個衛(wèi)士推門進來報告。
“啊,這就好了?我們去看看。”吳冕首長像一個年輕人一樣,幾步就搶出了小房間,嚇得服務人員和秘書幾步跑上去,把老人家扶著再說。
見到首長進屋,駱明幾步跑過去,叭的一個敬禮:“報告首長,趙無極同志的醫(yī)術十分精湛,我的傷病已經徹底好了!”
“呵呵,才十分精湛啊,我看是神乎其技!”老人高興地說道。駱明,跟了他很多年,老人早就將其當成了子侄輩看待。
“首長,我也是提心吊膽啊,好在最后幸不辱命,沒有食言。”趙無極真誠地說道。
“好,好,小趙同志,就憑你這一手神奇的醫(yī)術,有沒有想到過到京都來工作呢?”一號首長見獵心喜道。
“首長,我在鳳山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另外,我雖然學會了一些醫(yī)術,但我的志向并不在于行醫(yī)。我還是想在基層為老百姓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中國的老百姓,真的是太苦了!”趙無極并沒有給一號首長面子。
“呵呵,小趙同志,鳳山的老百姓有多苦,你給我們說說吧。”吳冕首長笑呵呵地說道。
“鳳山有3500戶農民,處于赤貧狀態(tài)的大約有10,所謂赤貧狀態(tài),就是家里沒有一件電器,就是手電筒也沒有;沒有一件價值在50元以上的家俱、衣服等,全部家產加起來絕對不超過100元;有的家庭,連草篷都沒住的,只有住在巖洞里;有的家庭只有一條好褲子,誰出門誰就穿上,平時,都躲在床上,用爛棉絮捂住,有陌生人去了,都把頭埋在棉絮里,不好意思見人。”
既然有機會,趙無極當然要把最真實的情況說一說。
“哎,我們勝利了幾十年,沒想到農村還是這個樣子。”吳老突然有些傷感。
“趙無極同志,我們知道你對農村經濟頗有研究,對此,你有什么主意?”二號首長作為政府負責人,對此責任最為最大。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農戶,是缺勞動力;有的農戶,是缺生產技能;有的農戶,是超生現(xiàn)象嚴重;有的農戶,是因病致貧;而有的農戶,則是因為懶惰或dubo等惡習而致貧。但基本的方法不外乎是:第一,救濟,先解決燃眉之急;第二,生產經營技能培訓;第三,引導與教育。此外,從政府層面上看,應該將輸血式扶貧逐步過度到開發(fā)式扶貧,一個農民家庭,如果有一個人在工廠里上班,或通過項目工程掙到活錢,其家境很快就能變樣。”
“這個啊,中央政府也缺錢啊。”一號首長也加入了討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此時華夏的寫照。
“呵呵,首長,這個,我可管不了。鳳山那個小地方都還沒搞好呢。”大政府沒錢,趙無極能有辦法嗎?顯然是沒有。這個,可不是他能摻和的。
“好了,小趙同志,你和小李同志也累了,今天就這樣吧。本來,我是想留你過完春節(jié)再走,但我想你的父母也在等著你,明天上午10點,剛好有一架軍用飛機要去平原,明天,你們倆就坐軍用飛機回去吧。”吳冕首長擔心一號和二號再說出其他不太恰當?shù)脑拋怼T僬f,他們也還有些事情要商量。
“首長,我還有個弟弟在京都大學讀書,他明天也要回去。”有好處不占,不是趙無極的風格。再說,能在吳冕首長面前提出要求,這怎么看也是一種榮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