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怎么上班呀?”花癡女李真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個,當然是一步一步地來。最初在家里上班的,是一些自由職業者,譬如作家和設計師,他們在自己家里寫了稿子,然后用計算機把文稿傳到編輯部;譬如你是個投資商,你可以坐在家里選擇一家公司,進行投資,也即國外的股票買賣;譬如教師,亦可以通過計算機,對遠在東海市的學生進行‘遠程教育’,注意,這個教育是同步的,即你在計算機上講,對方幾乎同時在東海市接受你講的知識。
譬如醫生,某個邊遠地方出現重大人員傷亡,手術比較復雜,這時,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把手術現場傳到京都的醫療專家這兒,由專家指導當地醫生手術,更先進的則是使用機器人遠程控制進行手術,當然,機器人的大腦就是一臺計算機……”
“無極哥哥,你說的可是真的?”花癡女急切地問道。
“當然是真的。不過,得由你們這一代人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其實現的過程也未必是一帆風順的。但我相信,我剛才講的這些,在你們這一代的努力下,一定可以實現。”
趙無極不在乎利用重生者的優勢,對這些人進行一番勵志教育與科普教育。
“無極哥,既然你說的計算機還有信息產業這么厲害,我們該怎么做呢?”曾明生有些躍躍欲試地問道。
“計算機科學,本身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科學,目前,你們的任務是學好專業知識,至于未來向哪個方向發展,還得看各人的興趣、特長。”趙無極對此,不想講得太多,因為,他前世對這個時代的計算機水平并不了解,同時,對這些同齡學生的知識水平也不了解。
真的要談計算機,趙無極還得與華夏計算機研究所的人進行對話才行。
不過,就是這樣,趙無極一番話也點燃了這些天之驕子內心的火焰。后世的人也許不清楚,80年代的大學生,心思都非常單純,學好本領,報效祖國,并不是一句空話,至于個人的神馬神馬,這個時代,并沒有個人的說法,因為畢業都是由國家安排工作,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通過關系,分配到較好的單位,其他人,都差不了多少。
因為要過年了,京都大學小食堂的食材異常豐富,在趙無際接洽好之后,趙無極連助手都不用,以幾乎肉眼難以看清的速度,將食材準備好,然后開鍋給大家做了八葷四素一湯,并為大家燙了一大盤卷餅,總共用時一個小時。
當然,這些菜都是雞鴨魚肉為主,海味只有帶魚一種,素材則是豆腐、白菜、芹菜、蒜苔之類。
“這位師傅,你是專業廚師?”小食堂留守的師傅見趙無極的動作有如翻花一般,在趙無極稍為輕閑時,不由出聲問道。
“呵呵,我是業余的。平時喜歡吃,便學了些手藝。”對于普通勞動者,趙無極絕對謙虛,絕無傲氣。
“可是,我聽趙無際說,你是他哥,那么,你也是西川人吧,怎么魯菜也做得這么好呢?”師傅心中還有疑問。
“師傅,難道你沒發現,除了做法不大一樣,這魯菜的材料與川菜的材料不是大都差不多嗎?因此,我沒事的時候,對著菜譜就練上了。”趙無極想到一個說辭。
這時,這位來自西川的師傅突然想起什么的,跑到食堂辦公室里翻找出一張報紙,大聲說道,“哎呀,原來你就是趙無極,可為我們西川人爭光了。我是說嘛,看到您怎么這么面熟,原來是大藝術家來到本小店了。”
眾位大學生,因為趙無極就在他們身邊,在度過了最初的激動一刻后,心態也就平和下來,畢竟,大家都是年輕人,再加趙無極一路上說了很多計算機的事,足夠他們消化一陣了,因此,在做菜時,眾人也就沒多說什么。
但沒想到,《京都晚報》有這么大的影響力,連隱藏于小食堂的做菜的師傅,都知道了趙無極的大名。
“無極,你說的那些計算機的事,都是真的?”與這些大學生們吃完飯后,趙無極在與弟弟約好回家的時間后,趙無極也就和李馨欣打的回友誼賓館了,而在車上,李馨欣也忍不住問道。
“何止是真的,我講的那些,只是冰山一角。未來的計算機,絕對是你想也想不到的情形。絕大多數繁重的體力勞動,以及科學研究的諸如計算參數等輔助性工作,都將交由計算機以及由計算機控制的機械來完成。”
“哎呀,早知如此,我高中時應該努點力,考一個計算機專業。”李馨欣大有感嘆地說道。
聽到李馨欣如此說,趙無極心中一涼:這下得了,忽悠來忽悠去的,把自己老婆給忽悠進去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