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件事情結束之后,雙方的會談迅速取得了進展,而趙無極,既要當翻譯又要當解說員,在眾多華夏人中,不但搶走了省外事辦專業(yè)翻譯的光環(huán),就是在場的政府官員,也仿佛成了配角或木偶,不得不被趙無極和皮特夫婦等人牽著走。
根據(jù)雙方商定,中午在縣政府招待所吃過午飯后,皮特等人在華夏人員的陪同下,將直接驅車到鳳山,下午參觀鳳山場鎮(zhèn)的民俗風光,晚飯后去鳳山下面的斑竹河里捕河魚并舉行野炊(趙無極加進來的,老米喜歡夜生活啊)。
晚12點左右送老米等人去農家睡覺(選擇的都是黨員干部的家庭,不但家庭條件較好,就是政治覺悟也高啊,這也是趙無極提議的),次日早晨8點起床,早餐后于9點出發(fā)步行去五棵松村參觀木雕根雕工藝以及合作社的生產,并體驗華夏原始森林風光,當晚住在五棵松村。
次日早飯后步行下山順道參觀上河村的竹編工藝及竹編合作社,中午回鄉(xiāng)上吃飯,并敲定木雕和竹編工藝品出口貿易框架,下午回盧江簽署正式的商業(yè)合同,盧江縣委政府舉行正式晚宴歡迎皮特領事一行。5日即星期天一早,皮特等人離開盧江,前往梓州,而趙無極的任務則是在5日一早把皮特等人送上車時就算結束。
中午飯比較簡單,但也不能說簡陋,四涼八熱二湯二點心,桌上擺放著華夏的竹筷以及刀叉杯盤等西餐用具,用什么吃什么大家隨意。
趙無極以為自己可以很輕松地躲在邊上再吃一頓免費的官飯,但他卻被桑尼拉到了皮特那一桌主桌,這上桌,本來是七個老米與莫凱、何克禮、胡永生共計十人一桌,可桑尼卻讓那個華裔女翻譯李陽與趙無極的位置對調了一下。
“尼媒,既然這樣,就讓老米再次見識一下自己的學識吧。”每上一道菜,趙無極都要對其講解一番,從選材、配料、刀功、火候最后到老米最為關心的衛(wèi)生與營養(yǎng),一項一項地給他們介紹,什么才叫華夏美食。
在上一道魚菜時,趙無極明確指出,廚房的刀功有問題,趙無極還用小刀優(yōu)雅地在魚身上輕輕地劃了幾下,趙無極先用華語講了一遍,然后又用英語講了一遍,當然引來了桑尼的疑問,“趙無極先生,你不會是一位美食家吧?”
“胡書記,你到盧江這么久了,你覺得盧江哪家餐廳的菜好吃?”趙無極沒有回答桑尼的話,而是問了胡永生一句。
“菜品啊,真要說味道好,服務好,還是要數(shù)‘盧江美味燒臘’,我家那位經常到下午時去切上幾兩燒臘,晚飯時喝二兩小酒。至于其他的,雖然也美味,但與盧江美味燒臘相比,就變得無味了。”胡永生想了想,認真地說道。
“胡書記,那家燒臘我也吃過。不過,他們的手藝與我相比,卻還要差那么一點點。”趙無極自信滿滿地說道。
開“盧江美味燒臘”,當時趙無極只是將腌鹵學到“精通100”左右,但趙無極卻并沒有停止學習廚藝,而是將涼、熱、湯、羹、點心等華夏主要菜品及其制作方法都學到了“精通100”,至于盧江美味燒臘大廚李剛的水平,只相當于趙無極技藝的三分之一罷了。如果趙無極需要,他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內把譬如腌鹵水平提高到“大師100”的境界。
只是趙無極覺得目前的“精通100”已經足以應付目前的局面。
“呵呵,晚上不是要舉行燒烤晚會嗎,到時候可記得要露一手啊?”胡永生其實也被趙無極的風度所征服了。
胡永生作為長期跟隨省委書記柳伯益的人,見過的人物如過江之鯽,所謂人中龍鳳、天之驕子,在他眼中也不過就那樣了。但是,只比趙德正同志小兩歲左右的胡永生,在見到趙無極這個晚輩時,卻完完全全地被趙無極給折服了。
折服的不僅是趙無極的風度,還有剛才在會議室里與老米斗智斗勇的情景,包括他的有如順口溜一般的英語,包括那幅書畫雙絕的作品,胡永生本人雖然不研究那個東西,但并不表示他就不懂,此外,像趙無極演唱的知心愛人,烏蘇里船歌,那歌聲啊,比原唱還要好聽,再加上胡永生聽說過的趙無極的身手,尼媒,這是神馬人啊,胡永生甚至產生了一種預感,那就是如果自己與趙無極為敵的話,極有可能不是其對手。
胡永生的感覺非常準確,等不了幾天,市委組織部就要下來考察趙無極了,而他也接到了柳伯益的電話,直接命令他要關照趙無極,這是省委組織部重點考察的年輕干部。“這家伙,竟然對經濟建設也很在行?”那時,胡永生才算徹底服氣。連自己曾經的大老板都要夸獎的人,這個份量,實在是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