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早,星辰就起床碼字了。可是,碼著碼著,70級的蘆山地震來了,星辰書架上的書直往地板上掉,整個屋子吱嘎吱嘎直響,嚇得星辰只好下樓逃命……】
對于這份《可行性報告》趙無極決定重點說幾個問題:
1背景。即此《規劃》出臺的背景。第一,交待華夏、西川、梓州、盧江相關文件要求,即這個“規劃”是應上級要求而出的;第二,交待鳳山經濟情況及百姓收入情況,以及與其他地方的差距,說明鳳山本身也需要大力發展工業。
本來,這個“背景”里,趙無極還想寫入類似于工業化、城市化之類的東西,后來放棄了。因為鳳山或盧江的官員們,此時還沒那個見識,至于“城市化”此時提都沒有提出來。
如果能夠在鄉鎮企業起步時,能有意識地引導入“城市化”,那二十年后的鄉鎮環境問題絕對要比前世好得多。
2鳳山優劣勢分析。鳳山的優勢,主要指鳳山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等,鳳山群眾急于脫貧致富,也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優勢;鳳山的劣勢,主要是區位劣勢、交通劣勢、基礎劣勢、觀念劣勢等。
3可行性分析。即依托鳳山的優勢,充分考慮到劣勢的制約作用,鳳山可能搞的企業各類。這個,趙無極暫時還沒想到具體的企業,只有對鳳山進行深入的了解后,才有可能寫得出來。
4相關問題。一是資金,二是產權,三是管理,四是技術,五是市場……
在這一部分里,趙無極要闡述的主要思想是辦工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綜合考量。而所列五個問題又是互相牽扯、制約的,某個環節搞不好,都可能使企業遭受到巨大損失,從而讓鳳山喪失元氣。
趙無極可能出臺的這個報告里,提了很多鳳山鄉、盧江縣,甚至華夏都沒有注意到問題,這些問題,趙無極是以鳳山的個案方式提出來的,但卻帶有一定的共性,因為,每個地方發展工業的條件雖然不同,但也要面對一些共同的問題,譬如市場,如何開拓市場?趙無極就特別講到了農民現在對市非常陌生,極有可能出現因為不太適應市需要,或打不開市場讓企業一生產就積壓,一積壓就無以為繼的局面。
趙無極相信,面對這些問題,如果鳳山鄉黨委不能給出說明,或拿不出一個主張,根本不敢下手組建新的企業;而如果這份報告遞交到上面去了,說不定還能引起上面的重視,從而避免一些歷史上曾經的彎路。如果能起到這樣的效果,真是善莫大焉。
5結論。對于鳳山能否發展工業,甚至以工業作為鳳山主業,趙無極做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趙無極還以鳳山為例,指出發展工業一定要有長遠規劃,不能因為今天某項產品市場走俏就上馬設廠,要考慮到市場飽和之后的問題;一個縣,一個地區,或一個省,對區鄉工業應該有統一規劃,避名遍地開花,重復建設,浪費有限的財力與資源;要有始有終,研究企業的原料、生產、技術、管理、銷售、市場等各個環節,未算勝,先算??;發展區鄉工業切忌求大求洋,要緊緊依托地方優勢,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分類指導,分類實施。
星期二下午一點,趙無極乘上班車回盧江縣城。
這趟縣城他必須要回,因為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資料,這些資料鄉上不一定有,譬如鳳山或周邊地區的氣候資料、國土面積、地形地勢、物產各類規模等,這些帶有較強的專業性資料,往往保存在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氣象局里,譬如鳳山要發展工業,就不得不考慮到與他交鄰的前山鄉的資源與基本情況,而且,如果前山鄉也要搞一個類似的企業,那鳳山還有必要嗎,還沒出盧江,兩個鄉就競爭開了,這企業很難說能夠做多大。
趙無極在離開鄉政府前,請徐庭放去黨政辦開個單位公辦證明,結果田際林親自跑到鄉企辦來,問趙無極要去哪些部門,趙無極順口就將農業局等單位提了出來,同時還說了企業局的名字。誰知,當趙無極拿到證明時,卻沒有“企業局”這個單位。
“田主任,鄉企辦委托我去找有關區鄉工業發展的材料,怎么能不去企業局呢?”當著徐庭放的面,趙無極明知故問。
“企業局有關發展區鄉企業的材料,我們黨政辦都有,你直接來查詢就可以了,沒必要到企業局去?!碧镫H林解釋道。
“哦,那行吧?!壁w無極收好文件,便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而徐庭放卻在他的辦公室內氣得咬牙切齒!果然,這黨政辦還真是沒安好心!氣了一會兒,徐庭放便到甘霖的辦公室,把趙無極的要求和田際林的回答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甘副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