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趙無極講完至少有三秒鐘,丘愛國的大笑才爆發出來!“哎呀,真是太好笑了。小趙同志,你這笑話哪兒來的啊?”
“呵呵,我是在省城聽來的。”趙無極打了一個模糊,他總不可能說,這是后世網絡上的笑話吧。當然,此時趙無極對這個笑話的場景之類的作了修改。
“哦,我也聽說過很多笑話。不過,小趙同志,今天我要開車,這笑話,以后有機會我給你擺,保證讓你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丘愛國這是從內心里接受了我們的小趙同志,才會這么說的。
“好,有機會我來你們公司找你玩。”趙無極也不驕氣。說不定以后還真有可能用上丘愛國這層關系呢。
卡車行了差不多三個小時后,終于進了山區。很奇怪的是,在平地上路況不好,而進入山區之后路況卻變好了。
“剛才我們不是遇到很多重車嗎?那是到隔壁鄉的,那兒有座采石場,所以路面很爛。”趙無極沒有發問,丘愛國在車子平穩之后主動解釋道。
“他們開采的什么石頭?”趙無極心想,都是山區,鳳山也該有這樣的石頭吧。
“聽說是大理石,具體的不太清楚。是省上直接來開采的。”丘愛國說道。
趙無極沉默了。這種情況,是這個時代的基本特征,某個地方出現了礦產或某種好東西,地方政府未必能從中受益,反而還得為之提供條件。譬如華夏那么多的三線企業,他們在發展中根本就沒有惠及當地,反而因為保密等這樣那樣的原因,給當地帶來了貧窮。或許說,這也是后來三線企業紛紛走出大山遷到城市的原因之一。
沒有給當地帶來利益,就無法真正融入當地,因此,這些三線企業永遠都是“客人”的身份,沒有歸宿感,沒有認同感。道路爛了,沒人修,因為地方政府沒有修路的積極性,憑什么你用路要我修路啊?同樣的,即便三線企業因為需要想修路,也修不成,因為那些地是地方政府的。當然可以從上面向下面協調,可是,沒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能協調下來嗎?
“小趙同志,你看,山坡上那片建筑,就是鳳山鄉所在地。”就在趙無極沉思的時候,這次旅行也就要結束了。
“鳳山,我來了!官場,我來了!”趙無極看到鳳山鄉,很想大聲地呼喊幾句,但出口的話卻成了:“啊,很好啊,我覺得很向陽呢,四周的風景也不錯。”
“等到了鳳山后,讓供銷社的人自己下貨,我陪你去鄉政府找人報到,然后,我們一起在供銷社吃午飯。”丘愛國安排道。
“丘叔,我請你吧。”趙無極說道。
“呵呵,小趙啊,你請我,怎么請呢?鳳山可不比縣城!”
“難道,鳳山沒有館子?”趙無極聽懂了丘愛國話中的意思。
“鳳山,有一家賣面的,但從來都是素面。至于館子,是沒有的。要在鳳山吃飯,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鄉政府,他們有食堂;另一個則是供銷社,他們也有食堂。”
“那去鄉政府食堂吧,我就是到鄉政府上班的,總不可能沒吃的吧。”
“鄉政府食堂自然有飯吃,可是,他們不可能給你特別準備啊。”丘愛國說道。
“那好,今天就吃丘叔了。改天,我回請你。”趙無極兩世為人,哪能不知道這里面的道道。雖然丘愛國給供銷社送貨,是要收運費的。但供銷社怎么樣也得請吃一頓,因為供銷社的主任啊什么的,更多時候要求到丘愛國這些駕駛員身上。譬如,要進個城,搭個車什么的,一來方便,二來省錢,三來坐駕駛室,威風啊!
縣城每天也有一班客車到鳳山,車子是早晨8點出發,下午1點返回,票價是2元。用公家的錢辦招待,私人落下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供銷社的機構只設到區(科)一級,鄉上,一般都叫供銷點,領導也只能叫點長,能夠管到七八個或者十來個人。鳳山供銷點的點長姓萬,名叫萬樹森。在昨天,他早早地就接到了縣供銷社的電話,說今天有一車化肥要運來,負責送貨的司機是縣運輸公司1隊的隊長丘愛國。
因此,今天一早,萬樹森就給伙食團交待,去老鄉家買一只雞,弄幾根臘豬蹄,再弄點野味。這時,時間已近12點,萬樹森就端了一把椅子,坐在一棵大榕樹下,一邊乘涼,一邊等著丘愛國的到來。
丘愛國給供銷社送過幾次貨,彼此早就認識。
果然,萬樹森剛坐了一會兒,就看到山下的公路上卷起一片塵土,一輛大東風正奮力地爬著山坡,向鳳山鄉的方向開來。
萬樹森見狀便離開了椅子,向食堂走去。他要叫大師傅把酒給拿出來。雖然丘愛國因為開車不能喝酒,但擺不擺酒卻有一個講究,再說,今天他真有事要求丘愛國呢。
五分鐘后,丘愛國的大東風開進了供銷社的大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