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馮克祥接著道:“接下來,就是關于三文縣百姓的民生了,官員的安排”
說到這里,他不著痕跡地看了看林山和蕭強,意思十分明顯。
你們兩人可以走了,接下來的話題,不是你們兩個人參與的。
林山巴不得離開這里,連忙起身道:“各位還有要事商量,林山就不打擾了,先行告退。”
蕭強也緊接著起身,馮克祥客氣兩句之后,林山和蕭強就離開了三文縣的縣衙。
兩人一路沉默,回到林氏當鋪之后,林山才開口道:“我沒想到,你居然把全部的土地都給了。”
蕭強和他是不一樣的,蕭強是一個傳統大地主,沒有他現代人的觀念,對于土地的占有欲根深蒂固,做出這樣的選擇,可以說是非常神奇了。
蕭強呵呵一笑,他看了看此刻顯得有些殘破的三文縣縣城,對林山道:“你看到這秦王手下軍隊的行徑了,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林山負手而立,淡淡道:“烏合之眾罷了。”
(請)
n
171格局
蕭強輕聲一嘆:“是啊,烏合之眾,我也看過一些史書,每到亂世,這樣的王就像是戲班子里邊的戲子一樣,你方唱罷我登臺,今天有個秦王來到三文縣,明天說不定就有個鄭王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就連王朝都有傾覆的時候,更不要說我一個小小的蕭家了,在這樣的亂世,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田地什么,后來都可以再爭取。”
林山聽完之后,也不禁佩服蕭強的格局。
他的意思十分明顯。
留著這些田地在,就一直會被人打主意,今天是秦王,明天是鄭王,躲得了這個,躲得過所有嗎。
既然如此,干脆全部交出來,讓他們去爭。
古話有云。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就是這樣的道理,不過道理簡單,真正能夠貫徹的人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人囿于眼前的利益,難以跳脫出去。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丁一峰和常記,今天他們上了秦王這艘船,來日他們自然也可以出賣秦王來獲取利益。
但是每一次做這樣的事情,都帶著極高的風險,說不定那一天,就有一個“王”直接把他們給宰了壯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