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你不要亂說。你一個小孩子,懂啥道路不道路的。”陳素琴同志其實也屬于“官員”,對這類話題非常敏感。一看到胡永生吃驚的樣子,立即出言教訓道。
“媽,你別急嘛。我這樣說,自有我的道理。吳冕首長有一句名言,叫摸著石頭過河。這話就說得好,他好在哪里呢?好在我們有了目的,這個目的就是‘過河’,因為,河那邊的風景更好。這句話的潛意識表明,過去,我們只是在河對岸轟轟烈烈地熱鬧了一番,靜下心來一看,呵呵,原來我們還沒有‘過河’,當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時候,也沒想過要‘過河’。”
趙無極說到這里時,胡永生的臉色緩和下來了,明顯,他是聽進去了這段話。而趙老爸似乎也暗地里松了一口氣。這孩子,別嚇人啊。
“那么,首長說的‘過河’又是什么意思呢?”趙無極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等兩位大人物思考一番后,才繼續說道:“在我看來,這個‘過河’其實就是我們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亦是華夏民族從林則徐時代開始,無數仁人志士的共同愿望,把它濃縮起來,就是四個字:民富國強。我們講的為人民服務,前提就是要知道人民的想法,尊重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想法人民的意愿是什么呢,這個不用我說了吧。”
“首長‘摸著石頭’四個字,則更有深意了。民富國強,以前我們根本就沒有過,所謂漢唐雄風,最多也只是國家比較強大,至于普通百姓就難說富裕了(豬腳為了說服人,只得說些他們能接受的)。
也就是說,民富國強到底是個什么樣,或者說,如何才能做到民富國強,我們并沒有經驗,因為要‘摸著石頭’過河,摸著石頭,一點一點向前,但前面是什么,誰也不知道。因此,‘摸著石頭’過河本身是有危險性的,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而吳冕首長倡導的七八年以來的改革政策,則正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論概括。因此,盧江能否發展起來,主要看縣委是完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做,一切按部步班,安步當車,還是敢于把上頭的精神與盧江結合起來,有所變通,之間,現在是矛盾的,沖突的,那么,該以什么為準呢,顯然要以最高政策為準。
但麻煩也就在這兒,最高政策也是經常發生變化的,至少,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經常有這樣的提法那樣的要求,我們又該如何執行呢?如果我們按照文件來,上面要求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這樣,我們永遠不會犯錯誤,但結果就是盧江永遠也不可能取得比別人更大的成就。
事實上,最近幾年,經濟特區的設立,包括南方一些省市,他們的思想相當解放,他們已經走到前面了。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事實,胡書記和老爸不要忘了,華夏上下,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此,中央在考察干部時,其經濟發展成就,將是決定干部命運的主要指標!”
對此,趙無極沒敢說得太細。
“那,盧江該如何著手呢?”胡永生出聲問道。顯然,他此時也被趙無極一番話給點燃了一些想法。
趙無極想了想,沒有直接說盧江如何做,而是繼續闡述他的主張,“我聽沿海一帶的人,他們經常研究華夏高層的政策,最后,他們竟然得出了一具非常意外的結論。”
“什么結論?”兩名大干部的興趣被完全調動起來了。
“中央嚴格規定不準做的,他們不做;中央鼓勵做的,他們努力做好;中央既沒明令說不能做,也沒明確這事兒可以做的,他們悄悄地做,小心地做,不大張旗鼓,只埋頭發展。”
“這,不是過去說的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趙老爸有些吃驚地問道。
“老爸,你怎么會有這樣陳舊的想法呢?抬頭看路,什么是路?路,不是今天一變明天一變的;我剛才說得非常清楚了呢,中央嚴格規定不準做的,他們不做;中央鼓勵做的,他們努力做好。這,難道不是抬頭看路?
至于后面的中央既沒明令說不能做,也沒明確這事兒可以做的,他們悄悄地做,小心地做,不大張旗鼓,只埋頭發展的做法,這就是改革,這就是探索,難道,中央不允許地方結合實際,對改革、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要知道,華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可是來自于東皖省農民的首創呢,當時,中央政策可是明確反對承包到戶的,但結果呢?結果證明東皖省的農民做得正確,因此,中央就進行了推廣。”
“至于盧江如何辦,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吧。盧江的國有企業底子還是不錯的,我建議可以選擇兩個效益不太好的企業進行改制。譬如承包經營、譬如企業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實行績效考核獎懲制。”
在此,趙無極為了盧江的發展可以說是耗費了無數的腦細胞。
“哎,無極,你說一說競爭上崗,以及績效考核獎懲的內容。”胡永生果斷地抓住了在他權限中能夠做的事情。
“競爭上崗,核心是庸者下,平者讓,能者上。原則是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縣委組織有企業管理人員、相關部門領導等參加的專家考評組對參與競爭廠長的人進行打分考評;最后,取其分數前二名或前三名進行答辯,最后由縣委或縣政府任命。
譬如競爭廠長,先設定競爭廠長的資格條件,神馬學歷啊,原來職位啊,相關經驗啊,都要考慮到。以縣鋼鐵廠為例吧。當廠長的條件:第一是學歷,這個,怕是該中專畢業以上;第二是經驗,在鋼鐵廠從事相關管理至少三年以上;第三,則是原任職務,可以設定到原中層或中層副職;中層也可參照這一原則進行競爭。
再說績效考核獎懲。當廠長人員確定后,就要與縣委縣政府簽定責任經營書,年利潤至少要達到多少,稅收要交多少,職工工資獎金等應該上漲多少,譬如責任經營期為三年,達到或超過這個目標的,三年后自動連任,其正科級干部職務算是固定下來;如果三年內沒有達到目標,自然自動下野,其享受的科級干部待遇自然取消。
這是職務方面的,此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完成經營目標的,可以允許廠長個人取純利潤的1-2作為個人獎勵,這個獎勵,應該由縣政府發放;廠里的經營班子,總共可取2-4的利潤用于獎勵。如果超額完成任務,其超額部分的獎勵比例可以再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