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的干部對于趙無極的執政理念,其實了解得并不多,甚至,私下里還有一些議論,譬如這個年輕人好“標新立異”。
好在鳳山的干部都比較“識時務”,他們知道,趙無極上面有人,上上面也有人,而且,趙無極獲得了鳳山幾乎百分百的村社干部的支持,可以說鳳山的歷史上就沒有人擁有過這們的威信。
上下關系都弄得很好,還有什么辦法呢?另外,就是趙無極的能力,也不是他們能夠挑釁的。一個鄉上,有什么事是趙無極不懂的,不會的?沒有!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鄉干部敢在趙無極面前說一句,“你來吧!”其結局一定是,趙無極來了,你永遠也沒有機會了。因為趙無極是一個全方位的內行!而且比你還要精通十倍百倍的內行!
也因為如此,鄉上貼出的考試通告,讓一些混日子的人雖然很不喜歡,但卻無法公開挑戰。當然,你也可以不參加考試,隨便領導怎么分配。畢竟,鄉上傳出的消息是不減人嘛。不過,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前途,只有混吃等死了。
而且,趙無極還漏出一口風:現在不減員,不等于永遠不減員!只要上級同意減員,鳳山將立即減員!
只是,讓趙無極想不到的是,他在鳳山的這個做法,后來被上升為“鳳山模式”,成了華夏各地考核公務員安排公務員工作的基本原則,各地農村的經濟社會狀況至少比平行時空提前了五年以上的時間,從而讓農民少受了很多磨難。
考試公告、考試原則、考試范圍、考試組織、考試結果的采用,以及內部機構改革的方案,像一股旋風,在短時間內吹遍了鳳山鄉的山山水水。
趙無極除了組織這場考試,以及新機構的確定外,他事實上是在等省警察廳的“護照”,而省廳說的從交照片、資料到拿證件,最快也得7天。
香城港現在屬于顛國管轄,因此,華夏人到香城港必須要去渝東市領事館辦簽證。
趙無極等人去香城港的理由是“商務考察”。“商務簽證”與“旅游簽證”相比,滯留時間要長一些,而且理由正當,還可以延期。
至于需要的相關銀行證明,趙無極自然不缺。他現在手上的現金,就超過了20萬元。
也因為要等這七天,趙無極便利用這幾天,將鳳山的內設機構進行調整。本來,趙無極對鳳山鄉幾十名擁有干部身份的人都非常了解,他只要在征求鄉領導的意見之后,鄉黨委政府就能拿出機構人員名單來,只是,下面這些人并不甘心受命運的擺布。既然這樣,那就考吧。
這次機構改革,趙無極思考得非常細致,“駐村干部”,年滿50歲,身體又不太好的同志,當然就可免除“駐村”了,不“駐村”雖然拿不到津貼,但還是有獎金可拿。
有一種人,年紀又輕,能力又差,人緣又不好的,下鄉“組隊”別人不要他,參加考試又很差,這樣的人,自然就只能留在鄉上做那些別人不愿意做的事了。當然,做好了一樣的有獎金。但是,如果處于沒人要的情況下,工作還不好好做,那就可以扣工資了!縣委只是說不減員,可沒說在勞動紀律考核不合格的情況下,還不可以扣工資。
就在趙無極把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得差不多,只等考試結果出來就對機構進行調整之時,縣委辦接省外事辦消息,說米國準備援建的那個“盧江民間工藝博物園”項目已經有著落了,米領館方面邀請盧江縣委書記胡永生、盧江縣縣長安福林和鳳山鄉政府鄉長趙無極前去平原,以便簽訂正式建設合同。
“尼媒,終于來了啊!”趙無極爆了一句粗口,因為,這件事情已經過了差不多六個月了,這米國佬辦事也不咋個利索嘛。
其實,不怪米國人,這事兒還要怪趙無極。
鳳山的木雕、竹編等,本身工藝性或文化性是非常強的,但趙無極卻從商業的角度給予了一定的指導,因此,除了少量的照片內的作品符合米國國際文化協會的要求外,帶回米國的大部分實物都不符合要求。米國文化協會的官員指出:“這些東西,以其說是民間工藝品,還不如說是商品?!?/p>
領事館方面上交材料后,也在等消息。從領事館的角度講,他們愿意促成這一件事,畢竟這個援建項目如果能夠成功,也算得上他們在華夏的一項政績。只是,領事館也不知道文化協會的辦事程序,以為是三個月審理一次各國報來的項目來。因此,就等了差不多三個月。
這時,已經到了華夏的春節期間,領事館的活動也多了起來,這事就再次被他們給忘了。只是,趙無極這家伙在華視春晚的風騷亮相,讓米領館的人有些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