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童鞋,感謝編輯部,感謝一切支持星辰和本書的盆友……】
“為什么你這些企業的規模都不大,只有20-50人左右?”白盛又問了一個問題。
“先小規模做,如果效益好,再擴大規模也不遲。如果一來就鋪很大的攤子,萬一企業做不走呢?”這類問題,真的太白癡,趙無極根本不想回答,但別人是領導,趙無極不回答都不行。
“還有一個問題,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的問題,如何處理?”李蘋又問道。
趙無極在方案中其實是談到了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的問題,那就是按市場機制原則辦事,絕不對搞成政府官員那一套。但趙無極也感覺到,李蘋問的是,如果自己的主張通不過又怎么辦。
“中央不是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提出了改革開放嗎?我個人理解,搞經濟建設,還是要經濟能人來搞才行。否則,再多的家產也不夠他敗。各位領導,我們發展工業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應該先想清楚。
如果鳳山發展工業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縣委的指示,那么盧江發展工業的目的又是什么?市委、省委?最后,全國各地發展工業的目的都是為了落實中央的指示,那么,中央為什么要發展工業,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這個問題想透徹,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的問題,就比較好辦了。”
趙無極這段話殺傷力相當強,現場這幾位領導,可能或多或少都有完成上級任務這樣的考量,根本就沒思考過國家為什么提出發展工業的問題。
問題說到這個程度,也就差不多了。三個領導其實也并不是真的不懂,因為趙無極給了“名詞解釋”的,他們其實有個疑問,那就是這稿子會是趙無極寫的嗎?會不會是他父親找人或親自捉刀幫他寫的?
雖然問的問題不多,但他們也能判斷出,這個稿子是趙無極自己寫的。其實,就算讓趙副縣長親自捉刀,有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拿出來嗎,而且,似乎,也從來沒聽說過趙副縣長是材料高手啊。
政府一系特別是與鄉企辦有關的人,因為趙無極提前拿出了洋洋灑灑巨萬字的材料,這兩天就像過節一樣,可黨政辦的人卻郁悶了,因為他們得到了準確消息:趙無極已經寫出了材料,而且是厚厚的一本。
黨政辦從來就是鄉級政權機構最核心的機構,在田際林原本的計劃中,他準備親自操刀寫個3000字的規模,到時,在星期二的黨委會上,本來該政府一系的人完成任務卻拿不出稿子,這種情況多爽??!
可是,趙無極的橫空出世,打破了黨政辦的“壟斷”地位,讓他們素來感覺優越的臉面被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
因此,黨政辦的人首先就想到,這不是趙無極寫的,而是趙無極找人捉刀的,與白盛他們的懷疑差不多??墒?,黨政辦的人也不全是笨蛋,有人立即就提出了疑問:如果找人寫,速度可能還沒自己寫快。那不是240個字,也不是2400個字,而是24000個字的長篇報告啊!
田際林作為鄉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自然屬于最郁悶的人。他利用周末的時間,也認真地準備了3000字的材料。可是,這個材料在面對趙無極的材料時,不說其他的,僅僅是字數就是一大劣勢。
不過,就在田際林異常郁悶之時,鳳山鄉工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甘霖就將4份報告送到了田際林的案頭,以備明日的黨委會討論。至于這些材料,自然是甘霖以辦公室主任的名義從盧江復印而來的。
田際林雖然本事不高,但也不完全是草包。當他快速瀏覽到趙無極所主張開辦的幾家企業時,田際林意外地高興起來。
因為,在他看來,趙無極所說的那些企業,根本就沒什么前途,而且還算不上嚴格意義的鄉鎮企業。這樣的方案提交到黨委會上,肯定會遭到費書記的反對。尼媒,那是鄉鎮企業嗎?以其說是手工作坊還差不多!
而當田際林把全部的文字都瀏覽完了之后,又找出了幾個硬傷。
譬如企業的組織結構,按趙無極的想法,要由經濟能人來擔任,可經濟能人在哪里?鳳山就這么大,有點水平的人大家都認識,趙無極這是把辦企業理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