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上午,就是在各公司的介紹中度過的,張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認真聽完每一個公司的介紹,最讓張俊興奮的是德國國家武器研究所推出的產品,讓張俊興奮不已,不得不感嘆德國科研的強大。
德國國家研究所推出的是v1巡航導彈,和v2彈道導彈,還有更讓張俊吃驚的是還有空射導彈,地空導彈,雖然只有v1生產出了實物,其他的還停留在圖紙階段,但這些劃時代的武器,一旦出現絕對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歷史上的德國一共向英國發shele一萬枚左右的v1導彈,其中的大部分,大概占85是從陸地上發射的。一共有7488枚導彈飛越了英國海岸或是被英方發現,有3957枚在到達目標前被擊落。有3531枚避開了英國的防御,2419枚飛到了倫敦,大約30枚到達了南開普頓和樸次茅斯,另外有一枚擊中了曼徹斯特。因此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地面發射導彈飛到了它們的目標區域。對于空中發射的導彈來說,這個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一。
傷亡
對英國方面來說,v1導彈造成了很大的人員傷亡。導彈一共使6184人喪生,平均每發射5枚導彈就有3人喪生。受重傷的人員則達到17981人。
德國共發shele3745枚v-2導彈,其中有1115枚擊中英國本土,2050枚落在歐洲大陸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列日等地。還有582枚用于發展、改進和訓練。在所有發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標周圍30千米以內,這些導彈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范圍內。從襲擊英國造成的人員傷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傷6476人,建筑物的破壞也相當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并沒有起到德國當局希望的那種能挽回敗局的戰果。
其實德國對導彈的研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就開始了。
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不得發展傳統的火炮,坦克,飛機甚至重機槍等武器。條約的目的自然是用來限制和壓迫德國,不讓它在短期內復興,再次對盟國構成威脅。但是就像約瑟夫斯大林說的那樣,什么都可以消滅,就是民族的力量無法消滅。戰后德國很快復興,而德國的有識之士自然不可能滿足于建立一支只有10萬人的守備部隊。
不過英法各國根據條約對德國監視的非常嚴格,德國高層也不敢公然違背,只能找一些空隙。凡爾賽條約也并非沒有漏洞,它對于新式武器方面并沒有限制。當時德國國內的科學家們在火箭方面,已經有些初步的研究。德國軍事高層本能的感覺這個領域的巨大潛力,加上凡爾賽條約對其沒有限制,他們逐步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
20年代末開始,德國陸軍炮兵局開始正式對火箭方面的研究,他的負責人是陸軍炮兵局研究與發展部主任貝克爾。
1929年,貝克爾正式制定計劃,開始對噴氣推進火箭以及運載炸彈進行系統研究。當時的目的很簡單,研究出一種可以補充炮兵和轟炸機的火箭武器。該項目由年富力強的火炮科學家瓦爾德多恩伯格上尉(wernhervonbraun)負責。
當時火箭幾乎是和登月一樣的幻想玩意,根本沒有什么完整的概念。多恩伯格在貝爾克等軍方高層支持下,在柏林庫莫斯道夫炮兵試驗場開始了正式的研究工作。
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德國這方面的專家還是眾多。在數年內,多恩伯格招募了當時大名鼎鼎的德國火箭方面的科學家馮布勞恩,內貝爾,克勞斯里德爾以及瓦爾特里德爾。
其中最能力的自然是沃納馮布勞恩博士(wernhervonbraun)。這位出生在東普魯士的火箭大師,雖然1932年才從柏林大學畢業,但由于自身出色的學識,很快成為多恩伯格的重要助手。
聽完介紹,張俊就在心里打算,v1和v2肯定要全力支持,這個項目本身也是希特勒大力支持的項目,在元首的心里,就連原子彈都是排在他后面,元首的思路沒有錯,但是因為沒有人指點當時的德國科學家,使v1和v2這兩種劃時代的戰略武器,沒有發揮多少作用,反而浪費掉了德國大量的材料和資源,還有寶貴的軍費,也就是說歷史上v1和v2的戰術效果與投入不成正比,但有張俊這個后世的穿越者就不同了。
如果張俊大力支持西門子公司的雷達小型化研究,生產出了功能強大的可以安裝到b-29飛機上的雷達,“預警機“就超時代出現了,用”預警機“來指揮v1和v2,那絕對不是歷史上的那種幾萬枚導彈只炸死兩一萬多平民這種戰果了,可以說德國的v1和v2完全是白白地浪費掉了,唯一的作用增加點敵國民眾的恐懼,什么作用都沒有起到。
另外一個就是v1的價格在5000馬克,v2大約要13萬馬克,v1可以大量采購,v2定量采購,當時一架bf109需要42000馬克,一輛虎式需要十萬馬克,張俊的原則就是v1和v2的采購不能影響到德國的擴軍備戰,而且這兩種武器也是用來攻擊高價值目標的,而不是后世那種對著英國就胡亂開火,純粹在浪費德國有限的資源和戰爭潛力。
下午就是具體的采購了,先是陸海空三軍與張俊這個裝備部部長,在一個小辦公室開會,由這三個部門提交采購申請,然后討論通過,如果實在不能確定的就只能由元首出面了,但元首現在在維也納接受艾迪你民眾的歡呼呢!所以最好還是大家做下來協商解決,采購預算分配問題,張俊最不希望的是大家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空軍總司令:阿爾貝特凱塞林
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