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李斯特(1880~1971)出生于醫(yī)生家庭。1898年從軍。1940719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炮兵與工程學校、巴伐利亞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巴爾干占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1952年因病獲釋。
11、克魯格(1882~1944)出生于軍人世家。1901年從軍。1940719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四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服毒自盡。
12、維茨勒本(1881~1944)出生于貴族家庭。1901年從軍。1940719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普魯士武備學校、利希菲爾德軍事學院。擔任過第一集團軍司令、d集團軍群司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絞死。
13、賴歇瑙(1884~1942)出生于軍人世家。1903年從軍。1940719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六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死于心臟病(中風)。
14、米爾希(1892~1972)1914年從軍。1940719授空軍元帥。擔任過航空部副部長、空軍總監(jiān)兼空軍部副部長。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不久減刑為15年,1954年被赦免。
15、凱塞林(1885~1960)出生于教員家庭。1904年從軍。1940719授空軍元帥。畢業(yè)于炮兵與工程學校。擔任過空軍總參謀長、第二航空隊司令、南線德軍總司令、西南線德軍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1947年被判處死刑,后改為終身監(jiān)禁,1952年獲釋。
16、施佩勒(1885~1953)出生于平民家庭。1903年從軍。1940719授空軍元帥。畢業(yè)于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三航空隊司令、駐法國空軍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西班牙內(nèi)戰(zhàn)、二戰(zhàn)。曾兩次受審,但都被宣布無罪。
17、隆美爾(1891~1944)出生于教師家庭。1910年從軍。1942622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但澤皇家軍官預備學校。擔任過北非德軍遠征軍司令、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駐北意大利b集團軍群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迫服毒自盡。
18、屈希勒爾(1881~1968)出生于貴族家庭。1900年從軍。1942630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騎兵學校、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三集團軍司令、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判處20年徒刑,1951年改為12年,翌年被釋放。
19、曼施坦因(1887~1973)出生于軍人世家。1906年從軍。194271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利希菲爾德軍事學院、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十一集團軍司令、頓河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1949年被判處18年監(jiān)禁,1953年獲釋。
20、克萊斯特(1881~1954)出生于貴族家庭。1900年從軍。1943131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柏林軍事學院。擔任過a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戰(zhàn)后為英軍俘虜,作為戰(zhàn)犯交付南斯拉夫,后引渡蘇聯(lián),死于獄中。
21、魏克斯(1881~1954)出生于平民家庭。1900年從軍。1943131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巴伐利亞軍事學院。擔任過b集團軍群司令、巴爾干東南部德軍司令、f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戰(zhàn)后為美軍俘虜,后被免于起訴,1948年獲釋。
22、布施(1885~1945)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1904年從軍。1943131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普魯士武備學校、利希菲爾德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十六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德國西北部德軍集團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死于英國戰(zhàn)俘營。
23、鄧尼茨(1891~1980)出生于知識份子家庭。1910年從軍。1943131授海軍元帥。畢業(yè)于弗倫斯堡——莫威克海軍學校。擔任過德國海軍總司令兼潛艇部隊司令、德國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tǒng)帥。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被判處10年徒刑。
24、保盧斯(1890~1957)出生于平民家庭。1909年從軍。1943131授陸軍元帥。畢業(yè)于普魯士武備學校。擔任過德軍副總參謀長、第六集團軍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投降被俘。
25、里希特霍芬(1895~1945)出生于貴族家庭。1913年從軍。1943211授空軍元帥。畢業(yè)于哈雷航空學校、利希菲爾德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四航空隊司令、第二航空隊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西班牙內(nèi)戰(zhàn)、二戰(zhàn)。病死于美軍戰(zhàn)俘營。
26、莫德爾(1891~1945)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1909年從軍。1944331授陸軍元帥。擔任過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zisha身亡。
27、舍爾納(1892~1973)1914年從軍。194543授陸軍元帥。擔任過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陸軍總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曾在蘇聯(lián)監(jiān)禁10年,獲釋后定居西德。1957年又被判刑4年半,1960年因健康原因獲釋。
28、格賴姆(1892~1945)出生于軍人世家。1912年從軍。1945426授空軍元帥。畢業(yè)于巴伐利亞軍事學院。擔任過第六航空隊司令、空軍總司令。參加過一戰(zhàn)、二戰(zhàn)。在戰(zhàn)俘營服毒自盡。
納粹德國的集團軍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集團軍群是納粹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等級的作戰(zhàn)單位,在德國陸軍指揮中起著巨大作用,集團軍群司令多為元帥和大將擔任。德軍的集團軍群通常在一個戰(zhàn)區(qū)或一個戰(zhàn)略方向上展開,配置在指定戰(zhàn)場,單獨完成或與同級友鄰部隊共同完成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重大軍事任務,它通常由2至4個野戰(zhàn)集團軍、1個坦克集群(集團軍)和統(tǒng)帥部的預備兵團編成。另外在作戰(zhàn)中配屬一個航空隊。
集團軍群下屬的野戰(zhàn)集團軍、坦克集群均由3至5個軍組成,個別情況下也可編6個軍。整個集團軍群通常有35到50個師,有時有更多的步兵師、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裝備有9千到一萬五千門火炮和迫擊炮,500到10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以及500到1500架作戰(zhàn)飛機。總兵力一般為20至70萬人,指揮官多由元帥和大將擔任。
整個戰(zhàn)爭期間,德國足見的用于野戰(zhàn)的集團軍群番號有32個(次)之多,僅蘇德戰(zhàn)場上就出現(xiàn)過16個集團軍群。
一a集團軍群
整個大戰(zhàn)期間該集團軍群組建過三次:
11939年10月由參加了波蘭戰(zhàn)役的“南方”集團軍群改編而成,總司令為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元帥。法蘭西會戰(zhàn)結束后不久撤消。1941年4月重新改編為南方集團軍群(參見南方集團軍群2)。
21942年7月6日,xtl下令將蘇德戰(zhàn)場的南方集團軍群分成“a”和“b”兩個集團軍群,該集團軍群在南高加索方向作戰(zhàn)。1944年4月改稱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參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歷任總司令為威廉利斯特元帥(19427-19429)、阿道夫xtl(兼)(194299-11)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元帥(194211-19443)。
31944年9月23日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改編而成,總司令為約瑟夫哈爾佩大將。1945年1月26日改稱中央集團軍群(參見中央集團軍群2)。
二b集團軍群
曾經(jīng)三次組建:
11939年波蘭戰(zhàn)役后組建,總司令是費爾多馮伯克元帥。在法國戰(zhàn)役中戰(zhàn)果輝煌。1940年集團軍群司令部遷往蘇德邊境,改組成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參見中央集團軍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