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隊上,快上……”
團政委不知道什么時候帶著所剩不多的團警衛連摸了上來,揮舞著手中的shouqiang,驅趕著一些士兵,拿著巨大的反坦克手雷,就迎著德國的坦克沖出了戰壕。
“嗒嗒……嗒嗒……轟轟……”
等待他們的只能是無情的彈雨,然后生命如螻蟻一樣瞬間消失,被驅趕出戰壕的士兵,一排一排地被瞬間射殺,最后就連團政委本人,也拿著兩顆反坦克手雷爬出了戰壕,對著德國的坦克決死沖鋒。
因為團政委已經沒有士兵可以驅趕了,就連警衛連的士兵都全部上去了:
“為了斯大林,為了蘇維埃,同志們沖啊!?。。∞Z轟……”
一手拿shouqiang,一手拿反坦克手雷的團政委,高舉著自己的shouqiang,拼命吶喊鼓舞士氣,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德國坦克手,“來打我吧,我是軍官?!币活w炮彈準確地擊中團政委的xiong口,120滑膛炮啊!!!團政委直接變成渣渣,連肉絲都找不到一丁點,就好像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存在于這個世界一樣,瞬間灰飛煙滅。
蘇軍政委一死,其他的蘇軍頓時沒有了那種生死的壓迫感,沖出戰壕的立即舉手投降,沒有沖出戰壕的也是雙手蒙頭,蹲著戰壕內。這一仗,蘇軍被打死的人也就三四百人,反坦克炮被擊毀四門,被俘虜大約有一千人。
弗利茲作為黨衛軍的一員,還是能完全遵守黨衛軍軍紀的,這些投降的蘇聯士兵都得到了很好的對待,該醫治的醫治,該去修建營地的就去修建營地,飯管夠,也不會有黨衛軍士兵來搶劫他們身上的私有財物。
這一戰贏的很輕松,弗利茲的裝甲突擊群也沒有什么損失,弗利茲心里雖然有點郁悶,但是手下的士兵可不這樣想,該歡呼還是歡呼,該慶祝還是慶祝。
弗利茲拿下蘇軍的尼奧夫的最后一道防線后,就必須等待后繼部隊的到來了,正好給自己手下用餐和慶祝的時間。話說此時蘇軍的戰斗力和頑強程度的的確確讓德國唏噓,這也太差了,這是弗利茲他們遇見的第一支部隊,不知道以后的蘇軍的戰斗如何,弗利茲可不敢就這樣武斷地認定蘇軍的戰斗力不強。
一小時后,黨衛軍的其他部隊到到達指定位置,一百多萬軍隊的進攻正面是相當的寬廣,光是突破口就有一百多公里,這一百多公里的蘇軍當然也是最慘的,不是被德軍的大炮炸死,就是被黨衛軍俘虜。黨衛軍的后繼部隊到來后,這些數量龐大的俘虜就會移交給他們。
擔任這項工作的是黨衛軍新編的步兵師,張俊為了這些俘虜,專門抽調了三個黨衛軍步兵師,來管理這些蘇聯俘虜,張俊可不想發生虐待俘虜的行為。如果把這些俘虜交給歐盟聯軍,張俊就不敢保證這些俘虜的待遇了,這些俘虜張俊有大用,那些歐盟聯軍還是去占領廣大的蘇聯農村和小鎮吧,瓦解蘇聯基層組織才是他們的工作,至于歐盟聯軍的軍紀,有黨衛軍憲兵在他們當中,至少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違反軍紀事件。
等其他部隊到位后,進攻的命令又來了,弗利茲他們這一線屬于南方集團軍群的北段,進攻敖德薩的屬于南段。張俊的命令是:今天北段必須拿下尼奧夫,南段必須兵臨敖德薩。
“全體蹬車,……快快……快快……轟隆轟隆……”
弗利茲接道命令后,立即讓自己的部下蹬上坦克,然后對著尼奧夫碾壓而去,這里距離尼奧夫不足二十公里了,北段是張俊親自指揮,張俊給北段的各軍下了一個看起來有點荒唐的命令:
“北段各軍,在突破蘇聯第三道防線后,稍作休整,等待后續部隊到位,然后兵進尼奧夫,四面猛攻即可,直航大隊已經趕開支援?!?/p>
既然總司令就這樣有信心,讓各軍放開了手腳猛沖,大家還有啥好說的,坦克開路,裝甲車跟進,步兵尾隨,北段四十多萬精銳黨衛軍三十萬歐盟軍隊就與螞蟻出巢,對著蘇聯的邊境省會城市尼奧夫就碾壓過去。
張俊敢下這樣的命令當然是有原因的,德國是突襲,蘇聯軍隊根本就沒有準備,就算蘇聯的尼奧夫駐扎的有一些軍隊,也絕對不會太多,因為從各種情報分析和戰場實際來看,蘇聯還是一戰思維,把大量的兵力布置到邊境上面的三道防線上了,此時整個蘇聯的“東方防線“總兵力才290多萬,要防守差不多1500公里,并且是三道防線,相當于蘇聯的290軍隊要建立4500公里防線。一個公里才幾百人防守,打一戰時候的塹壕戰還是可以的,在德國黨衛軍的裝甲洪流面前,就是紙扎的防線,一捅就破,這樣漫長的防線一旦被突破,連集體后撤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張俊判斷尼奧夫的蘇軍絕對不多,直接沖擊好了,黨衛軍的南線攻擊距離實在太長了整整2500公里啊?。?!國防軍那幫該死的孫子,實在是太坑爹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