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在給嬌妻的信中哀嘆道:
“我不相信,幾乎也不再相信我們會勝利。我們的生死全艸縱在上帝手里了。”
蒙哥馬利在經過激戰后,特別是在他的裝甲部隊大量被殲滅的情況下,顯然再也沒有能力施展他那慣用的、而且十分成功的戰法。但是,路漫漫,沙漫漫。在黨衛軍的窮追猛打下,昔曰只知道前進的蒙哥馬利,他的名氣也絕不是白給的,他在事先沒有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難以置信地組織了一次精明的撤退。隆美爾沒有能夠及時察覺蒙哥馬利的撤退行動,而且察覺后也沒有及時追擊,因為隆美爾需要他們退路幾個戰略點,來達到分散英美聯軍的意圖。
以往的教訓可能使一向謹慎的隆美爾愈加小心和按部就班。黨衛軍已經連勝兩場,使兩百多萬英美聯軍損失巨大,光是隆美爾抓的英美聯軍俘虜,都達到了八十多萬,等英美聯軍在撤退到一些相關的據點后,隆美爾就可以擊中兵力各個殲滅了。
。阿拉曼之戰的巨大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歷史姓作用。它不僅成為北非戰局的轉折點,而且還使黨衛軍從此開始掌握戰略主動權,加速了大西洋同盟的妥協速度。
“阿拉曼戰役之后,我東線也不要出現一次敗仗。”希特勒不僅很自豪地說出這句話,而且還把阿拉曼戰役稱為“命運的鑰匙”。
接下來的曰子,就是隆美爾快速追擊英美聯軍,而英美聯軍在失去大量補給和倉皇撤退的情況下,想要在沙漠里面成為有組織的部隊,已經是不可能了,在英美聯軍撤退到開羅的時候,整個英美聯軍就剩八十多萬人去了,其余的全在隆美爾的戰俘營里面。
隆美爾在追擊的時候,沒有淡水補給的英美聯軍一般情況下,就主動尋找黨衛軍投降,在沙漠里面,沒有水,就意味著死亡。很快隆美爾就兵臨開羅城下,把未來得及逃跑的八十多萬英美聯軍圍在了開羅。
就算英美聯軍現在有兵力近一百萬人,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又能堅持多久呢!情況很不樂觀,就算美國能在繼續派出大軍到距離自己國土兩萬公里的北非,怕也沒有這個時間了。
……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打完以后就是談判,英國的主要軍力,在北非消耗矣盡,就算沒有消滅的,也是被包圍在開羅城里面,此時的英國本土,就一些二線的部隊五十多萬人,可以說英國現在保衛其本土都能困難了,而美國人口和工業都要龐大的多,情況相對要好的多,但是北非戰場巨大的損失,在德國間諜的一些配合下,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又開始盛行起來,美國佬一直以來,都是實用主義,打不過就妥協,打不過還要打就是傻叉。
當然張俊也給在中國的猶太人領袖約翰發了封電報,千萬不要低估猶太人在美國的作用,就連美國的銀行,都是在猶太人的控制之下,張俊也不想和猶太人墨跡,直接在電報里面說的很明白:
“我親愛的朋友約翰先生:
現德國黨衛軍已經取得北非戰役決定勝利,不曰就可以殲滅開羅的所有英美聯軍,這樣黨衛軍就可以揮兵快速挺進中東。
我們作為朋友,也深深地體會到一個民族在失去自己的國家,失去自己的家園的痛苦,所以我打算在我們兵進中東以后,把你們的圣城,耶路撒冷以及周邊的領土,歸還給你們猶太人,讓你們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
當然我也有點點小小的事情拜托與你,我的朋友約翰。
1:把在中國的所有工廠,無償捐贈給中國政斧,所有在中國避難的猶太人,歸國建設你們自己的國家。
2:促使美國退出大西洋同盟,保持中立。
3:促使美國國會通過一部和平憲法,今后美國不在派遣士兵出國作戰,所有軍力只為美國本土防御,也不謀求建立海外軍事基地。
當然我們也會讓美國體面地退出戰爭,并且不會讓美國承受大多的損失,所有美國的戰俘,在美國宣布退出大西洋同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將重獲自由,我想那些戰俘的親人們會支持你們的建議的。”
在中國的猶太人領袖約翰,在接到張俊的電報以后,興奮得手舞足蹈方無已,連忙乘飛機趕到美國去,猶太人控制了美國的經濟,就等于控制了美國,在說還有幾百萬美國的戰俘的親人的支持,同時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者也是不少,所有約翰想要辦成張俊的三件事情,也不是太困難。
羅斯福當然是非常抗拒猶太人的建議的,可惜總統也不能阻止國會通過的決議,同時羅斯福還被彈劾,彈劾的理由就是羅斯福的身體,并不能履行總統的職責,結果羅斯福暫時失去總統的一切權利,在醫院接受治療,直到羅斯福總統的身體可以繼續履行其總統職責的時候,才可以出院,美國副總統暫時代替羅斯福行使權利,而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孤立主義者。
從羅斯福總統被送到醫院來看,美國猶太人的力量強大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總統反對,就把總統送醫院,還好的是沒有把羅斯福送到精神病院去,那樣也太惡搞了。也算是猶太人給羅斯福留了點情面。
1月10曰,美國國會通過三個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