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原創(chuàng),里面人物名稱為虛構(gòu),如有同名純屬巧合。)
王小兵猛地從睡夢中驚醒。
他大口喘著粗氣,眼神還有些迷茫,一時間竟分不清自己身處何方。
此時的王小兵,早已不是曾經(jīng)那個按部就班生活的他了。
前世他出生在80年代末的農(nóng)村,自小就被留在老家,跟在爺爺奶奶身邊。
父母遠在南方打工,一年到頭,也就過年的時候能回來團聚一下,可大年初六就又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日子久了,王小兵跟父母之間,也漸漸生分起來。
作為獨生子女,王小兵在成長過程中沒少讓長輩操心。
在學校里,他是個讓老師又愛又恨的孩子,隔三岔五就和同學打架斗毆。
不過好在他腦袋靈光,就算經(jīng)常惹事,學習成績卻一直不錯,老師也就對他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事兒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就這樣跌跌撞撞讀完了高中,王小兵考上了本科。
大學畢業(yè)后,他一頭扎進工廠,成了一名普通工人,過上了“牛馬”般的生活。
三十多歲的他,沒攢下什么錢,也沒有自己的房子,更別提成家娶妻了,妥妥的“三無人員”妥妥的廢材。
好在他進的是國企,端著個鐵飯碗,生活還算安穩(wěn)。
可也正因為在國企,工作按部就班,沒有什么波瀾起伏,王小兵身上的斗志也被一點點磨滅了。
每天除了上班下班,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小說。
尤其是小說里那些關(guān)于四合院的故事,他前前后后看過不下一千本。
昨天,王小兵還沉浸在一本對四合院人物進行深度剖析的小說里,越看越覺得作者分析得入木三分,激動之下,一個不小心把泡面打翻,滾燙的面湯直接倒進了插排里。
剎那間,眼前白光一閃,等再回過神,他竟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四九城外王家村,還占據(jù)了同樣一個叫王小兵的人的身體。
這具身體的主人同樣叫王小兵,自幼生活在王家村。
在他十二歲那年,父母因病相繼離世,留下他孤苦伶仃。
好在他還有個大伯,大伯早年因為家境貧寒,一直沒能成家。
后來毅然投身部隊,跟著隊伍打鬼子,還參加了平津戰(zhàn)役,立下赫赫戰(zhàn)功。
但戰(zhàn)爭無情,大伯身負重傷,退伍回鄉(xiāng)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
國家念及他的功績,將他安排到四九城紅星軋鋼廠保衛(wèi)科工作。
大伯這一干就是六年,在一次與敵特的激烈搏斗中,他再次負傷,身體每況愈下。
就在昨天,王小兵接到從四九城來的通知,得知大伯傷勢過重,生命垂危,想要見他最后一面,還讓他過去接收大伯的遺產(chǎn)。
王小兵聽到這個消息,腦袋“嗡”的一聲,整個人都懵了,當場就暈倒在地。
等他悠悠轉(zhuǎn)醒,強忍著悲痛,開好了介紹信,便跟著城里來的人匆匆趕到四九城紅星醫(yī)院。
見到大伯時,大伯已經(jīng)氣息奄奄,只來得及跟他講了幾句話,交代了后事,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處理好大伯的后事后,王小兵在保衛(wèi)科人員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那個讓諸天萬界所有穿越者都聞風喪膽的地方——南鑼鼓巷九十五號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