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量就好,還是要對得起病人奔著袁威宏的主治前來就診。
然而,就是這四個病人里面,有一個年紀比自己更小的師弟,方子業在給他做查體的時候,摸到了不該摸到的東西,x線上,出現了射線征。
當時方子業立刻就建議他去隔壁骨腫瘤科室走了一圈。
高達48點的學識點,瞬間被方子業收入囊中。
然而,方子業并沒有特別高興,這個病人,最后到了骨病科后,屬自己的同學分管,考慮的是骨肉瘤,這樣的骨肉瘤患者,預后不會很好。
“唉!~”方子業微微嘆了一口氣。
說實話,不是方子業自己清高,如果可以選擇輪換一下,舍棄五十點的學識點,讓一個患者的骨肉瘤消失,方子業眉頭都不會眨一下。
然而這樣的逆轉,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只能說,他早診斷,早治療,以后的事情,一切隨緣。
這位師弟,是正兒八經的,漢市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五年制,大四的學生,但估計自這一出后,這位師弟的人生軌跡就會被徹底改變。
(請)
n
最脆弱的時候(求收藏,求追讀)
所以啊,不管怎么樣,其實身體健康,才是,吃過多少苦,看過多少實驗室熬夜才能夠看到的日出?
拿自然科學基金,摸爬滾打,這才有了今天。可即便是在外人看起來格外牛叉的一個青年俊杰,在醫院里就只是一個弟弟。
第一個碩士研究生時,每個導師都只是碩導,不可能允諾他讀博。
甚至就連在給他找工作的時候,你也在專業上沒什么江湖地位,可能還要走點自己的關系……
“師父。”方子業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以后好好干。爭取留院。”袁威宏也沒破防,而是深吸了一口氣后,如此勉勵一句。
方子業重重點了點頭。
有書讀后,自然更要努力地去成長,奔赴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