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扯,不扯。”趙大媽道,“這不是說話說到興頭上,這才沒有注意嗎?”
“不管你們說話是不是說在興頭上,
都不該這么說。”蘇母道,
“我家閨女跟女婿,
那是明媒正娶的。”
雖然寧彥靖跟蘇雪晴沒有跟寧父寧母住在一起,但是寧家人都認(rèn)可蘇雪晴。婚宴還是寧家人一手操辦的,不收紅包錢,
還把親戚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shù)摹?/p>
“是,是。”趙大媽賠笑道,“都怪我這一張嘴。”
“別說了。”蘇母道,她沒有繼續(xù)跟這些人扯,而是去買別的東西。
蘇母還得買一些調(diào)料,沒有空扯那些東西。蘇母走后,趙大媽沒有敢再說蘇雪晴,生怕被人聽見了。
小巷子里的人說起許如蕓,確實(shí)也有說蘇雪晴,兩個人都是攀高枝,但這攀高枝的方式不大一樣。蘇雪晴是得到人家認(rèn)可的,許如蕓沒有。
別看那些人說許如蕓攀高枝,怕家里姑娘跟許如蕓學(xué)壞了,一些人還是希望自家的姑娘能攀上高枝,先攀上再說。攀上高枝了,別人說什么都無所謂,又不痛不癢的,不傷身,只要不去聽那些人說的話,不多想,這就行了。
蘇母買了東西回來,賣魚的人已經(jīng)把魚都送到家里。蘇母早已經(jīng)把錢給人家了,現(xiàn)在只要把那些魚給處理好。蘇母親自在院子里處理小魚,開了水龍頭裝水,殺好的小魚沖洗一下放在旁邊的盆里。
蘇亞梅過來的時候,她看到大半桶小魚,還道,“媽,您怎么買這么多魚,能吃得完……”
還沒有等蘇母回話,蘇亞梅又想到了一點(diǎn)。
“媽,您這是給小妹做的?”蘇亞梅道,“小妹一個人吃不了這么多的。”
“吃不了,放在冰箱里面冰著。”蘇母道。
“小妹家那么有錢,她愿意吃冰凍著的嗎?”蘇亞梅道。
“沒給她吃,我們自己吃。”蘇母道,“給她做的時候,再另外買過。這一次,你妹夫過來,帶來的魚大條一點(diǎn),不適合做小酥魚。我說去買過,他又拿了錢給我,太客氣了。”
寧彥靖沒有給錢,蘇母不會說寧彥靖不好,在她看來,當(dāng)媽的給懷孕的閨女買些吃的,那是應(yīng)該的。
“……”蘇亞梅聽到這話,她懷疑她媽是不是在陰陽自己。蘇亞梅可沒有那么多錢給她爸媽,她現(xiàn)在還是租房子住,店鋪也是租的,蘇亞梅打算過一兩年要買房子,先買了房子,孩子在家里也有住的地方。店鋪還能用租的,附近有人開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店鋪開起來的,要是店鋪漲租,換一個地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