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鋪,太難受了。”余大嫂道,“我是鄉下來的沒有錯,可我在我娘家也不是總是打地鋪的,我有床睡的。要不是我們家條件還可以,你當時也不可能娶我。”
下鄉的知青為了少吃苦,他們娶當地的姑娘,他們也是看當地姑娘的條件,那些女知青也是,嫁娶的對象一般都不會太差。少數嫁給特別差的,這里面有其他的因素,有的是被強迫的,還有的是自食惡果的。
“不就是做包子饅頭嘛,哪里有那么復雜的。”余大嫂道,“面團發酵,我們多做幾次,也就能把握好。”
余大嫂絮絮叨叨的,余國超認真聽,兩個人一致決定得問蘇亞梅,他們不想在蘇家多待,不想受苦。家里有好好的床鋪不睡,非得來蘇家打地鋪,還要欠人情,太難受了。
蘇亞梅知道余國超夫妻的那點小心思,她把調味料明明白白地擺放在那邊,同樣的調味料,加的量不一樣,先后順序不一樣,都可能有差別。
當余國超問調味料的時候,蘇亞梅直接讓余國超看,“你們拿著筆記下來,什么牌子的,什么樣的,都記下來。我們就是用這些調味料,沒有用別的調味料。這種的是草果,不是罌粟,讓人上癮的東西不能用。別怪我沒有告訴你們,用料都得用好的,不能用太差的。”
蘇亞梅夫妻去買調味料的時候,別人還給他們推薦罌粟殼。蘇亞梅夫妻沒有買,他們認識草果是什么樣的。蘇亞梅夫妻聽余國超夫妻準備記下來回去學,蘇亞梅很高興,他們快點回去吧。
早餐店本身空間小,擠四個人,太擁擠了。關鍵是余國超夫妻做的還不行,蘇亞梅夫妻不需要余國超夫妻幫著干活,真讓余國超夫妻干活了,蘇亞梅夫妻不給錢還會被人說。
“你們回去試一試。”蘇亞梅道,“小姑的廚藝還行,你們要是做不好,可以讓小姑看一看,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有沒有可改進的。”
受傷
都嗅到藥味了
“我們有跟我媽學的。”蘇亞梅解釋,
“我媽做的包子饅頭還不錯,我也算是遺傳我媽的。我們夫妻兩個人跟人學,也學了一段時間,
花了錢的。能做成這樣,
算這錢沒有白花。你們試一試,
萬一能行,也能開個早餐店。一開始,你們推個車出去賣,或者是挎著竹籃叫賣,
我們就是這樣的。情況好了,這才開店。”
蘇亞梅對店里的生意情況很滿意,
后面都比開業那一天賺的多,也比他們走街串巷賣得好。大家知道他們在這里開早餐店,知道地點了,可以直接過來。很多人早上出來買菜會買去家里,還有人早上去上班,直接買了在路上吃。
“我們這邊的人上班的多。”蘇亞梅道,“我不知道你們家那邊的情況,反正試一試,不行的話,還能做別的事情。”
蘇亞梅讓余國超夫妻記錄,余大嫂還去翻看那些調味料,
生怕漏記了。蘇亞梅看到余大嫂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