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廠里的風氣不是很好。”老孟道,他推著自行車走在蘇父的旁邊,兩個人離開工廠走在路上,他才敢說這些話,“我被舉報了,還有好幾個人被舉報了。不管別人是不是真的在外面接私活,都有人舉報,估計是看誰心虛直接承認了。”
“你呢,打算怎么辦?”蘇父問。
“快過年了,先這樣,等過完年,是走是留,再想。”老孟道,“那些小兔崽子,不是好東西。”
“一下子出來那么多人,不好找工作。”蘇父道,“你有技術,不用怕。我現在在另外一家廠子做,還有其他廠子找我,開的工錢還行。你要去的話,我給你介紹。”
“我的技術比你差一點,別人要的是你。”老孟道,“我過去,別人給的工錢不可能跟給你的一樣高。”
“工錢可以拿。”蘇父道,“達到自己的預期,能做,達不到,換一家。”
“我們廠曾經多紅火,現在落到這個地步。”老孟道,“你被舉報,就像是鞭炮被點燃了,啪啪啪,后面都得被點燃。倒也不是你的問題,是廠里借著這一次機會,跟大家攤牌了。沒有你的事情,廠里頂多等到過年后才攤開說。”
國營工廠人員眾多,正式員工跟臨時工都有不少,一個個都得發工資,得有福利。之前,國家分配的訂單,旱澇保收,不用自負盈虧。現在自負盈虧了,單子少了,問題都出現了。
“原本說讓家里人接替工作的,這個情況,怎么接替?”老孟道,“你家情況還算好的,你兒子已經在單位工作,就是你大女婿是一個臨時工。這沒事,實在不行,給你大女婿介紹別的工作。外面單位也招工,有工作機會都可以去。反正是臨時工,離開工廠也沒損失。”
蘇父跟老孟說了不少話,兩個人都在感慨工廠的變化大,一下子發生那么多事情。
回到家里,蘇父嘆了很多聲氣。
“先熬到年后。”蘇父道,“大山那腿,也得養著。等好了以后,再想別的事情。”
“亞梅正月的時候生孩子。”蘇母道,“大山的工作穩不住嗎?”
“正式工都停薪留職,大山的工作穩不住太久。”蘇父道,“現在是我辦退,廠里暫時還留著他,做做臉面。這臉面能做多久?自己還是得做打算。”
“穩不住,你還得給想想辦法。”蘇母去倒了一杯水,蘇父坐在旁邊洗腳。
“總有法子的。”蘇父道,“路是人走出來的。”
“街道上一家飯館做不下去,要轉租了。”蘇母道。
“你有想法?”蘇父問。
“我想要不盤下來,做包子饅頭賣。”蘇母道。
“你還有工作。”蘇父道。
“等老三家的生下來,我得退下來。”蘇母道,“本來就要到退休的年紀。”
“你還得幫著帶孩子,怎么做?”蘇父道,“媽的年紀太大了,幫不了你。媽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帶不了。”
“讓亞梅自己帶孩子,我看她多半不可能出去工作。”蘇母道,“等她出去工作,孩子都要好幾歲。”
“等老三家的生了孩子,再說。”蘇父嘆了一聲氣,“你不要著急盤下店鋪來,店鋪空著,要錢的。”
“我們自家的情況都這樣了,你妹妹家……”蘇母停頓一下,“國超他們應該快回城了吧,拿了那些錢去,他岳父家總不能不幫他。”
余國超夫妻回去以后,他們藏起來一部分錢,拿出一百二給余大嫂的父親去幫忙走關系。余大嫂的兄弟盤算著余大嫂夫妻有藏錢,等他們把那些錢都榨出來后,還說沒有辦成,說只差一點,要讓余大嫂夫妻再想想辦法。
余國超懷疑這里面是不是有問題,但他不敢說,怕他點出來,岳家人不幫助他,只能說會想辦法。余國超沒有在他岳父等人的面前直接說,私底下跟余大嫂說了。
“你懷疑我娘家人?”余大嫂不可置信地看著余國超,“他們拉下臉去給你找關系,幫你返城,你還好意思懷疑他們?要是你家里人能幫你做這些事情,我家人還要低頭去辦事嗎?你這人,說話不能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