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法兒看顧家里,唉……”藥也上得七七八八了,屋內的聲音也逐漸變低,直至完全安靜。
此時浮現在謝其獲眼前的,是那日被投擲到馬車里的布袋。
里面裝著的不僅僅是米和鹽,里面裝的是無數平凡百姓的普通人生。
謝其獲繼續朝“主營”方向前進,出現的差役越來越多了,代表著她越來越接近正確的目的地。
與竹林外圍的靜謐大相徑庭,靠近礦洞周圍聲音越發嘈雜,敲擊硬物的聲音不絕于耳。
山壁前,新陳不一的棚子林林總總,棚子底下的人將不同大小的礦石分開放置。
繞過分揀的棚子,就能看見礦洞的入口,陸陸續續有人拉著裝滿礦石的木板車出來,同時又有人推著空木板車進去。
入口的通道似乎不夠寬敞,左邊的高度也遠不及另一邊,上方還不知為何垂掛著少許木樁。
透過洞口朝里望去,固定在巖壁上的火把明滅可見,幽幽地照亮不同的分岔路。
礦洞附近有許多差役看守,原先謝其獲沒注意,細看才發現這些差役的衣服與縣城中的并不完全相同,布料色澤略有差別卻也大差不差。
背后之人心思果然縝密,如此一來,哪怕驟然事發也有可推脫的空間。
看起來分揀好的礦石會被運往別處,顯著拓寬的山道上遍布著深深淺淺的車轍,已經完全干涸了。
看來起碼最近兩日,礦石沒有被運送出去。
謝其獲暫時先將礦石下一步的去處拋之腦后,思忖著接下來從何查起。
在她眼中,這里的竹屋除了大小之外并沒有其他不同,看來只能一個一個地摸索了。
這幾間屋子里的呼嚕震天響,不用看就知道里面是輪值的看守,跳過。
那幾間圍成一個整體的,聞起來有米飯香,還有炊煙,一看就知道是吃飯的地方,跳……跳過去。
伙食意外的還不錯,起碼有葷有素有米飯,且僅有米飯,沒有硌牙的雜物。
還有方便取用的大饅頭,一看面點師傅就下了功夫揉面的。
看了眼腰間癟癟的荷包,奇怪,怎么下一秒就鼓起來了。
驛站包飯的,趕不回去吃了,在這里吃應該也差不太多。
順著后廚的足跡,謝其獲找到了幾個看似是用于儲物的竹屋。
與礦洞處的看守相比,這里的看管力度幾乎沒有,甚至門口坐著打瞌睡的那個,也疑似只是作登記的。
她摸了摸下巴,略略估算。
這幾間竹屋加起來好像比護城河邊那糧倉還要大不少啊。
隨便挑了一間混進去,這竹屋不僅空間大,囤貨還真不少,如今縣衙里的糧食都不如此處的多。
不過可巧,裝糧的布袋,居然跟縣衙倉庫中的別無二致,真是一點驚喜都沒有。
周安民啊周安民,真是百密一疏啊,稅糧都是收繳后才裝袋的,這看似平平無奇的布袋,實則是由中央統一定制,最后再下發到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