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婚論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深秋,這兩三個月的時間,王巧妮已經完全適應了古代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天都會準時在雞叫聲中醒來,先是活動活動身體,然后進行吐納。也不管這功法效果怎么樣,這可是她前世做夢都想要的呢。誰小時候還沒披著床單,拿著棍子扮女俠呢。
這吐納功法別的效果不清楚,反正每天在山里爬山上樹的,還真沒覺得累過。剛來時,她還以為是原主天天采藥,早鍛煉出來了。
可這段時間,她通過觀察隔壁李嬸家的鐵柱,發現這個半大小子,體格絕對不如她。這么一來,王巧妮練習吐納的勁頭兒就更足了。
只是王巧妮有些可惜,祖上并沒有傳下來一招半式,她只能練習練習大學時學的太極拳和八段錦。王巧妮安慰自己,雖然自己練的太極只是套路,但也是大宗師所創,高手改良的。再加上自己現在練的吐納功夫,未必不能成為高手。
王巧妮又想到住在老虎崖上的獵戶張大山,同樣是神秘門派的弟子,他家卻有功夫傳了下來。
按理說兩家一起躲避戰亂到了這里,應該走的近才是,可他們卻只是點頭之交。
當然,這都是表面上。在王巧妮的記憶里,張家一開始過來就去了山里當獵戶。而王家,因為王巧妮的爺爺從娘胎里便身體不好,王家便住在了村子里。在村里人的認知里,兩家也只是逃難過來的同路人而已。
張大山的母親在生下他后沒兩年便一場風寒去世了。那時候王爺爺已經去世了,王老爹從小沒有學醫的天分。當時要看病,只能到鎮子上,而小鎮上的大夫,水平也就普普通通。
當初張大山的父親,因為受傷去世,那時候張大山才十三四歲。王老爹暗中護著他,經常避著村里人,趁著采藥時給他送些米面,還有一些療傷的草藥。等過了一兩年,張大山完全上手后,才停止。
王巧妮的父母去世后,張大山也是經常在她常去采藥的地方放一些采集好的草藥。偶爾也會放一只野兔,野雞什么的,一看就是王巧妮自己能捕獲的獵物。持續了一年,因為王巧妮采藥的天分不錯,完全可以靠采藥養活自己了。張大山才停止了送藥,送獵物的行為。
兩人相差有八九歲,王巧妮現在十七歲,張大山已經二十六歲了。以前的王巧妮因為年歲小,把張大山當成兄長一樣看待。現在穿越版的王巧妮,因為穿越前也是二十七八歲,她是把張大山當做同齡人看的。
不過穿越來的王巧妮,不是忙著采藥,就是忙著練習吐納,練習太極拳。好容易天氣不好有了空閑時間,還會拿出爺爺和父親手寫的行醫心得和采藥心得,研究研究。還從來沒有什么心思考慮個人問題。
不過村里的嬸子大娘們,可是替她考慮過了。王巧妮再有半個來月就出孝了,可得幫她找個合適的。
因為在大齊朝之前,是類似于五代十國的格局,諸國林立每一個王朝都沒超過五六十年。這個大齊就好像是大宋,或者說是柴榮的后周,畢竟大齊朝的皇帝都是順位繼承的,除了太宗有些小波折。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