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4月20號。
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
也是屯大爺精心挑選的暖屋日。
這日一大早,親戚登門、鄉鄰送禮。
他家送高粱,你家贈碗筷。
最叫許晚春意外的是,還有挑著火柴上門道賀的。
后來養母解釋,她才明白,火柴寓意“添柴(財)加火(活)”
總之,整個暖屋流程,叫許晚春狠狠長了見識。
燎鍋底、撒五谷、貼紅紙待姥爺許大根點燃
蘇楠眉眼柔和:“也是桃花兒這孩子討人喜歡。”
她這輩子就生了曹景梁一個,那孩子從小也是個乖巧懂事的,但去年,因為解放,忙著打仗的大伯哥過來探親,順便勸丈夫出山。
沒想到,丈夫沒勸動,才16歲,但醫術已然小成的兒子卻非要跟著去。
少年人赤忱、熱血!滿心滿眼都是用所學報效祖國。
這一去,就是一年。
想到這,蘇楠面上帶出惆悵,臭小子都三個月沒寄信回來了
=
大集開在鎮上。
每逢5號、10號、15號,附近的村民都會出來趕集。
買賣很少用錢,基本以物換物。
無奈人太多了,抱著燒餅啃的許晚春被養母與蘇嬸子擠挨著護在中間,幾乎沒瞧見多少新鮮。
哦,不對,也不能說完全沒有。
她居然在集市上見識到了1950年的相親現場。
年輕的男女,佯作買賣針線,卻大抵太害羞了,兩人的臉全成了大紅布,吭哧半天也都沒能憋出幾個字,看的旁邊的長輩怒其不爭,也叫許晚春偷窺到肚子疼笑的。
只是很快的,她就笑不出來了。
在經過一處賣糧食的攤位時,養母用一匹布換了80斤高粱掛到驢背上后,就提溜起她遞了出去。
許晚春懵了:“娘?”
“沒事。”許荷花敷衍閨女一句后,看向賣糧食的莊稼漢:“叔,幫我給這孩子稱一下,看看漲肉了沒。”
大叔顯然不是蓋上,并拿到四封信后,整個人都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