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了他們的心坎里。
但朱元璋卻沒有喝彩,臉上的笑容也非常耐人尋味。
因為在現代時,他還聽過另外一段花鼓詞。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
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
初聽之時,憤怒之情無以言說。
后面上網多方搜索查證,說這是后來韃子占據華夏之后。
有人為了抹黑自己,專門編出來讓人唱的,和原來的花鼓詞完全不同。
不過,自己最為喜歡聽的鳳陽花鼓,在后來也成為了鳳陽那里的人,外出討飯的一大法寶。
背著花鼓去討飯,有點才藝在身上,終究還是要比那些只會拿個破碗的人,討到的多。
當年自己要是有這才藝在身上,說不定過的就沒有那般凄慘。
不過這樣的心思,在心中升起之后,朱元璋又將之拋出腦海。
也幸虧自己沒有這個才藝。
不然自己要飯就能活下去,且活的還不錯,那也絕對不會腦袋栓到褲腰帶上去參加義軍。
如此,世上只會多出一個要飯花子朱重八。
再不會有洪武皇帝朱元璋!
哪怕知道自己后來,聽的花鼓詞不是現在編出來的,但朱元璋此時的心情,還是好不起來。
因為他想起來了,隨后所發生的事。
也確定了現在的時間——洪武八年正旦大朝會。
前來演奏的花鼓詞每年一變,這正是他記憶之中,洪武八年時的花鼓詞。
對于這一年的花鼓詞,他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就是從這一開始,他下令再不讓鳳陽的老鄉親前來賀歲,更不讓老鄉親們表演鳳陽花鼓了。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很快發現,自己被這些老鄉親們欺騙了。
而且騙得還非常慘……
為什么自己會讓老鄉親們前來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