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小伙的說法,這樣比較不容易被查,各家唱片公司和歌手們都雇了人,全國各地到處起訴,他爸媽擔心鬧到法院罰款一大筆錢,最后還得進去吃牢飯。
雖然簡陋,可這樣的小作坊窩點,正好比較符合范無眠的需求。
生產速度跟不上沒關系,無非多花點錢增加設備、雇傭人手就能解決,倘若是那種有專業流水線的大窩點,他也掏不起收購的錢。
————————————————
山寨行業的競爭也挺激烈,還朝不保夕,無法長久干下去。
在見到小伙的父母后,范無眠和他們商量半個多小時。
不僅提出打算買下這里,并且還想雇傭他們一家三口打工,分別給每個月1000塊保底的同時,額外按件計算價錢。
他提前查過深城的平均工資。
按照官方說法,月收入已經有2500塊左右。
但平均工資嘛,懂的都懂,絕大多數人拿不到這個數。
至于負責裝盒封口的老兩口,也就是小伙的爺爺奶奶,也可以按件計算工資,但沒有保底收入。
幾乎沒怎么費事,兩邊就商量好了收購合作的事。
原因在于名叫鐘智興的小伙父母都覺得,范無眠這里好歹是家正規公司,而且算上電腦、原材料、cd刻錄機和場地在內,總共開出6萬人民幣的價格已經不低。
更主要的是,哪怕按照加工一張專輯,他們家總共賺2毛錢計算,據說“初期至少20萬”張的產量,等于就是4萬塊錢的收益。
別的錢還在天上飛,擺在面前的錢肯定要先抓住才對,要是增加些電腦和cd刻錄機,一兩個月就能搞定這筆大訂單。
即使小作坊涼了也不怕,反正不是第一次換地方再創業,投資個萬,又能繼續東山再起。
真正能發財的人確實有,但那些基本都屬于大案。
這種生意半死不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窩點,本來也就勉強掙個工資糊口,既然有機會洗白上岸,大部分人不會拒絕這種誘惑。
雙向奔赴的生意,談起來當然順利。
晚上范無眠還請他們吃飯,主要是為了提前了解一下山寨專輯的銷售渠道。
期間得知,除了些神通廣大的批發商之外,義嗚小商品批發市場那邊,也經常有人組團過來進貨,但產品送過去很容易被查,有唱片公司派人在那邊常駐維權。
搞得那幫批發商們,不敢把樣品擺進店鋪里,但如果熟悉的客戶主動問了,并不耽誤他們繼續掙錢。
以前不做生意,范無眠差點忘了還有義嗚小商品批發市場這個風水寶地。
聽完眼睛都變得明亮幾分,其他窩點生產出來的侵權產品怕被查,他的專輯可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