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錦標賽
香港,中環,「全球數據」總部。
一周後,「數據撲克錦標賽」如期舉行。
逸風站在「全球數據」總部大樓的會議廳入口處,環顧四周。整個空間被改造成了一個高科技賭場,中央擺放著數張特制的撲克桌,每張桌子都配備了全息投影系統和數據終端。墻上的大螢幕實時顯示著b賽的進程和數據分析。
「歡迎,逸風!」馬克威爾森熱情地迎上前來,「很高興你能來參加我們的錦標賽。」
「謝謝邀請,」逸風微笑著回應,「這場b賽看起來非常特別和有趣。」
「確實如此,」馬克自豪地說,「這是我們首次公開展示數據撲克技術的完整版本。今天的參賽者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職業賭手、數據科學家和人工智能專家,將是一場人類智慧與機器學習的jg彩對決。」
逸風環顧四周,注意到一些熟悉的面孔:美國「賭神」麥克福斯特、俄羅斯「計算機」伊凡彼得羅夫、日本「東京之手」山田健一,以及一些他不認識但看起來非常專業的人士。
「b賽規則是什麼?」逸風問道。
「基本上是德州撲克的規則,」馬克解釋道,「但每位玩家都配備了我們特制的數據終端,可以提供實時的牌局分析和建議,包括勝率、期望值、最佳策略等。」
「有趣,」逸風評價道,「這樣的話,技術水平的差距會被大大縮小,b賽將更多地取決於玩家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數據,以及他們的心理博弈能力。」
「正是如此,」馬克確認道,「這也是我們這次b賽的主要目的之一:測試和評估我們的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和效果,特別是在高水平競爭中的表現。」
「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則,」馬克補充道,「每位玩家在b賽中可以使用三次數據g擾功能,暫時g擾對手的數據終端,持續一分鐘。這增加了b賽的策略x和不確定x。」
「這確實增加了b賽的復雜x和策略深度,」逸風評價道,「玩家需要決定何時使用這個功能,以及如何應對被g擾的情況。」
「b賽即將開始,」馬克說道,「你的座位在第三桌,與麥克福斯特、山田健一和我們的特邀嘉賓羅伯特陳同桌。祝你好運!」
「謝謝,」逸風微笑著說,「我會盡力的。」
他走向指定的桌子,與其他三位玩家打招呼。麥克福斯特是一位年約五十的美國人,留著整齊的灰白胡須,眼神銳利而自信;山田健一是一位年約四十的日本人,戴著眼鏡,表情冷靜而專注;羅伯特陳則是一位年約四十五的華裔美國人,穿著考究的西裝,舉止優雅而自信。
「各位參賽者,」主持人宣布道,「歡迎參加數據撲克錦標賽!b賽即將開始,請各位就座并準備好你們的數據終端。」
逸風坐在了指定的位置,面前的數據終端亮起,顯示出一個全息投影界面,上面有各種數據和分析工具。
「第一輪b賽,」主持人繼續說道,「每人初始籌碼十萬,盲注一千兩千。b賽時間為兩小時,結束時籌碼最多的兩位玩家晉級下一輪。」
「祝各位好運!」主持人最後說道,「b賽開始!」
虛擬荷官開始發牌,每人兩張底牌。逸風看了一眼自己的牌:一張紅心k和一張方塊k,這是一手非常強的起手牌。
同時,他的數據終端顯示出了詳細的分析:「當前牌力:一對k,起手牌強度排名第二。當前勝率:824。建議策略:適度加注,約為大盲注的3-4倍。」
「有趣,」逸風心想,「這個系統的分析非常準確和詳細,但最終的決策還是由我來做。」
「第一輪下注,」虛擬荷官宣布道,「從小盲注開始。」
山田健一是小盲注,他已經自動投入了一千籌碼;羅伯特陳是大盲注,自動投入了兩千籌碼。
麥克福斯特看了一眼自己的牌和數據終端,然後說:「我加注到六千。」
輪到逸風了,他看了一眼自己的牌和數據終端,然後說:「我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