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二房的幾個孫子,他向來很看重,尤其是學習成績不錯的生運。
老大家的幾個,最大的生寶今年十八,剛定親,一直跟著老大在船上。
生玉也十七了,去年年初開始跟船,現在已經適應出海的生活。
生福十四,成績太爛連初中都上不了,但老大兩口子也不想讓他靠海吃飯,一家子男丁總要留個守家的。
因此老大正在想方設法,給生福找門營生,不管是當木工還是泥瓦匠,只要以后有門技術傍身,餓不死就成。
大房還有個幺女宋珠,和二房的宋梅一樣沒上過學,而是從小就跟著村里的海女學潛水,打量著往后要么做海女,要么早早嫁出去。
以前瞧著家里這么多孫子,宋來財老覺得自家有指望了。
大房的孫子出海掙錢,二房的孫子讀書當秀才,等于是錢有了鐵飯碗也有了。
所以他對三房的就不怎么在意。
畢竟老三福祥太老實了,不像老大精明,也不像老二嘴巴討喜,從小在家里就沒多少存在感。
結婚的時候,家里給老三出了太多錢,讓他感到不劃算。
因此難免對老三兩口子挑剔了些。
偏偏老三性子犟,為了個女人要分家,他覺得老三心里沒把自己這個父親當回事,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于是在妻子馬淑蘭氣沖沖地提出,要老三每個月給孝敬,還要老三還彩禮錢時,他默許了。
因為對老三兩口子有意見,所以后來他們的孩子,宋來財也懶得瞧上一眼。
他那么多孫子,還差老三那兩個嗎?
等老三出了意外,宋來財心中不是沒有心痛和惋惜。
但作為漁民,他見了太多生死,他自己的父親、兄弟,也都是死在海上的。
現在不過是死了個不重視的兒子,他就算傷心,也不會持續太久。
這份冷淡的父子情,不足以讓他撥出家里的資源,去接濟老三的孩子。
尤其是妻子對老三媳婦兒恨到了骨子里,認為一切都是她造成的。
宋來財不想為了這事兒和妻子鬧,他認為不值得。
最終,局面一步步演變成如今……
三房的長孫從八歲就開始養家,到現在兩年多了。
而這個月初起,海建跟著蒲長征出了兩次海,蒲長征兩次都爆艙。
直覺告訴宋來財,這一定和他的孫子有關系。
可宋來財明里暗里探聽過,也沒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原本宋來財正考慮,厚著臉皮去找海建,叫他后面上天祥的船。
吉祥雖然得罪了他,但天祥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