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井莊,那個田契所在的村莊,正好位于房山附近,距離李武當(dāng)初租院子給劉家?guī)X的地方也不算遠(yuǎn)。
那處院子一直未退,老三時常往返于此,今日也有事要辦前去。
到達(dá)四井莊后,老三隨意掃視了一圈覺得無趣,向李武打了個招呼,將馬車上卸下的東西放下后,獨(dú)自騎馬前往劉家?guī)X,打算稍后再來接李武和張玉清。
李武則陪著張玉清,沿著四井莊的田埂緩步而行。
田地里已播下了種子,嫩綠的幼苗破土而出,整片景象顯得整齊且清新。
張玉清雖分辨不出哪塊田屬于自己,但依然怡然自得地背著手,口中不斷輕哼著小調(diào),偶遇忙碌的村民時還會主動搭話。
倒真像一頭巡視領(lǐng)地的雄獅。
李武看得分明,張玉清此刻心情愉悅,滿心驕傲。
盡管張玉清并非從未見過農(nóng)田,家中至今仍有軍田,然而軍田歸朝廷所有,稅負(fù)沉重且無法交易,說得直白些,他們不過是朝廷的佃農(nóng),為朝廷耕作。
可如今情形不同了,這些田地完全屬于他們自己。
下屬二十多戶佃農(nóng)依靠這些田地謀生,而他對田地的處置權(quán)也全然自主,想種什么就種什么,隨心所欲。
這便是地主的滋味。
此時,燕王府內(nèi),朱棣正在書房與道衍大師商議要事,剛談完,便接到李武帶家人出城至四井莊的消息。
朱棣不禁莞爾。
------------
買仆
燕王府書房里,道衍大師注意到朱棣收到一封信后露出笑容,好奇地問:“殿下為何發(fā)笑?”
朱棣將信遞給道衍大師,并笑著說:“這李武啊,真是個沒出息的家伙。”
道衍大師接過信仔細(xì)讀了一遍,捻動念珠數(shù)次后也笑了起來,“我對這個人倒是起了幾分興趣,若時機(jī)合適,倒是可以見上一面。”
“為何?”
朱棣追問。
“殿下若非有所了解,又怎會笑他?根據(jù)收集的情報來看,李武應(yīng)該不是那種沒出息的人。
看到五傾地便急切前往,此次更是帶著家人同行,大概是為了陪伴家人,這正合殿下所料,是個孝順之人,殿下可以加以利用。”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李武一直陪張玉清逛到盡興,才與她一同朝村子里走。
既然到了此處,總該拜會一下村里的負(fù)責(zé)人。
這片田地原本屬于王府,因此負(fù)責(zé)人自然也是王府的人。
這位負(fù)責(zé)人姓劉,早得消息,此刻見到李武便熱情迎入家中,一番客套后,劉管事才切入正題。
“李百戶既已到此,是否從自家佃戶里選個管事?如此以后收租或有其他事務(wù)也好安排。”
張玉清在一旁,對這類事務(wù)難以插言。
李武笑著回應(yīng):“我對這邊情況不熟,不如劉管事推薦一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