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薔是誰?阿薔是劉赟的摯愛。
寧穗想都不用想,他便就這么篤定的說。
劉赟說世人從生下來開始,就是被關在一層又一層的桎梏里。
她說有人樂在其中,甚至還要可笑的替自己再加上一層縲紲,有人身不由己,就像是投水的人。
他問投水的人為何就身不由己——
既是投水,就證明心里已失去了對生的企盼。可是偏偏又選擇了這種死法。若是上吊,死了,便是死了,可以掙扎,卻是作用不大,也不那么容易叫你反悔。
可是若是投水,卻有足夠長的時間讓你反悔,上浮一些,你就又生了,下沉一些,你就能感受到身體越發難捱,而后你就能想到,你就是該這么死的。
但光從水面上照下來,上面很亮,上面很好。好到可以讓你,一下就脫離這樣的痛苦,也不會像你所想的那樣,就這么煎熬的死去。
你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反悔,也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體味哪一種介于死和生的意趣。
而所牽掛的,所念系的,你不愿回想的,推著你向生的。
就是人究其一生的牢籠。
寧穗很清楚他從未覺得這層牢籠困住他,因為從來這就是他所習慣的,是他的家,是他的避風港。
比起闖蕩,或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待在宮里,伺候一個想伺候的人,日日夜夜都這樣,不出格,沒有起伏和波瀾的日子,就是他所善的。
……
不投水的人,不會知道投水的苦楚。
他從湖里救起那shi漉漉的女人的時候,眼角莫名的shi潤了一次。
他想,在她跳入水里的時候,在那樣矛盾的時候,抬眼向上看去的時候,除了光亮,應該還看見了她的阿薔吧。
阿薔的原名,是叫蕭佰軻。
寧穗讀了讀這叁個字,覺得自己似是還不配讀,因為既然是主子的愛人,就也是主子,他既然不能直呼赟主子的大名,也不能直呼軻主子的大名。
蕭佰軻是一個很不愛說話的人。
寧穗伺候赟主子太多年,也伺候過主子這位不尋常的“摯友”。
她是江南絲商蕭家的女兒。
怎么相識的?寧穗記不太確切的時日了。仿佛是那年宮里辦節,特許皇商女眷入宮賀歲。
在那片喧囂宴樂,脂粉濃得嗆人的花影里,劉赟像被魘住了似的,獨自踱到最冷的池邊。
素來常人都說劉赟才華橫溢,但是脾氣又壞又怪,寧穗也覺得,這實然。
他讀不懂主子,當時也只敢遠遠跟著,不敢近前。
——水榭的暗影里,也立著個人影。
清瘦,穿著不扎眼,但極講究的素綾衫裙。而后兩人在昏昧的光線里,默然相對了許久。
罷了。
寧穗搖了搖頭,努力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