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代一愣,臉色黯然,謝道:“臣謝大王繆贊,相比家兄,臣相差很遠,不敢比。”
同樣都是游說諸國,兄長蘇秦能掛各國相印,而自己除了能在齊國勉強混得下去,在其他國家,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么大。
熊槐言歸正傳道:“不知齊王讓你來訪,有何貴干?”
蘇代正了正神色,道:“回大王,齊楚本事盟友,齊國不知為何惹怒了大王,齊王惶恐,愿意獻出齊國淮北地,為大王壽,請求齊楚講和,再結邦交。”
熊槐笑道:“寡人聽說齊王殘暴,殘害燕國百姓,各國向寡人求救,這才令齊楚之間發生誤會,如今誤會解除,寡人愿意同齊國講和。”
蘇代一愣,肚子里面的一大堆理由全都沒有說出來,楚王就同意了。
這此任務也太簡單了吧。
蘇代離去后,熊槐道:“傳令柱國,接收齊國淮北之后,即可退兵回國。傳令司敗,讓其與越國交涉,越國身為盟主,從齊國獲得的收獲,不可比我們楚國少。一旦齊越交戰,若是越國不利,可伺機救越,接下來我們楚國要與越國約為兄弟,結為一體。”
“唯。”
“傳寡人之命,相約三晉,分兵攻秦。”
魏國。
魏襄王向田需問道:“相國,如今楚王相邀,約我們三晉攻打秦國,不知對于這件事,我們如何答復?”
田需不假思索道:“大王,當然是答應楚國。如果楚王是要將各國的兵力匯聚在函谷關,那么臣的意思就是拒絕他,但是現在楚王的意思是要求各國取回各自的失地,那么就算楚國沒有邀請魏國,我們也應該出兵。”
魏襄王遲疑道:“只是寡人有些擔心,楚國說要奪回商於之地,但是天下皆知,武關易守難攻,攻破武關的難度還要超過函谷關,要是楚國居心不良,欺騙我們,這可怎么辦?”
田需道:“大王,無憂,秦國之前與楚國的大戰,已經讓秦楚兩敗俱傷。現在秦國的主力還在與楚國相持,而我們魏國已經同齊國停戰,若是現在將主力調回,趁秦國來不及調兵,防守空虛之際,一舉而攻占汾陰,將秦國趕回河西,那么秦國就無法輕易渡河攻打我國。”
“而齊國方面,我們奪取了齊國七城,宋奪取了五城,趙奪取十城,楚越兩國合力攻取齊國淮北,齊國已經被削弱,短時間內不可能出兵攻打我國。”
“而楚國方面,同時與秦齊大戰,損失必然很大。況且我們魏國剛剛與楚國結盟,楚國短時間內也不會來攻打我們魏國。”
聽到這里,魏襄王一愣,喜道:“相國的意思是只要我們將秦國趕到河西,那么接下來我魏國就可以休養生息了?”
魏國之前打天下打得太狠,國土又處在天下之中,這些年接連處在戰爭之中,不,是不斷處在被削弱中,根本停不下來。
也不是自己想停戰就可以停戰的。
田需點了點頭,道:“大王,大戰多年,現在我們魏國需要休息了。”
魏襄王恍然大悟,面露決絕之色,鄭重道:“好,依相國之意,將趁秦國主力還未歸國,集中我國主力,并且逼迫韓國出兵,全力攻打汾陰,這次要一舉將秦國趕回河西。”
“傳令公孫喜,若是在秦國主力未到的情況下,依舊拿不回汾陰,那就讓他提頭來見寡人。若是拿下汾陰,寡人不吝賞賜,封君只在一念之間。”
“唯。”
秦國。
秦惠文王剛剛到達藍田,就接到趙魏兩國急報。
“如今趙國正在猛攻離石,魏國已經奪回曲沃,與韓國合兵一處,正在向岸門汾陰地區前進,諸位以為如何是好?”
眾人聞言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