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
于媽媽看向謝玉琰,不知該不該將族里人放進來。
謝玉琰道:“與他們說,若是想問水鋪的買賣,就別進來了。”她是要見楊氏族人,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于媽媽應聲,該怎么去說,于媽媽清楚得很,大娘子從一開始就是要用這生意給族中人立規矩,哪里能這么快讓他們見到?
“那些人……看樣子不會走。”張氏隔著窗子看了一眼,大冷的天,楊氏族人情愿在院子里凍著,也沒有挪開步子的打算。
謝玉琰道:“他們現在是好奇水鋪子能賺多少銀錢,即便進不來,也得琢磨著跟院子里的人打聽消息。”
張氏道:“那可怎么辦?”
謝玉琰微微一笑:“放心吧,雪越下越大,他們捱不了多久。”
但這些人離開院子之后,還會去找在水鋪里管事的郎婦,至于能不能打聽出消息,要看她治下如何。
……
“關門吧!”
天黑下來,楊家水鋪子才熄火準備要關門。
忙碌了一天鄭氏松了口氣,臉上也浮起笑容。
屋子里響起“吸呼”“吸呼”的聲音,幾個陳窯村的娃娃湊在灶臺前正在喝粥吃餅子。
鄭氏輕聲道:“慢點吃,不著急。”
幾個娃娃也顧不得回話,只是胡亂點了點頭。
鄭氏去灶膛里又摸出一塊剛剛燒好的熱餅,遞給了身邊的婦人:“你們也都吃。”
婦人們也都露出笑容,忙碌了整日的疲憊在這時候一掃而空。
眼看著一個婦人要往懷中踹餅,鄭氏道:“還有多余的,你帶回去給大娘。”
婦人不好意思地道:“大家都分兩塊,我哪里好意思……”
“咋不行?”其中一個婦人咽下嘴里的粥,“大娘是咱們村中年紀最大的,當年為了孩子們,才受了傷,落下咳疾,我們多照看些也是應當。”
“再說,這是謝大娘子的鋪子,大娘子卻讓我們借用這里的炭火,我們只是雇工,大娘子都能這般照顧。輪到我們,對村子里的自家人,哪里還能算得這般清楚?”
婦人聽到這里,眼睛微微發紅。
鄭氏道:“是這個道理。”
當時砌爐灶時,于媽媽說,大娘子特意在爐膛里留出地方,他們可以借余溫燒些飯食,鋪子關的晚,天又冷,不吃些熱乎的扛不住,反正自家是開水鋪的,也不缺這些東西。
鄭氏當時就感激地說不出話。
在她心里謝大娘子是極好的。
雖然謝大娘子從不說什么收買人心的話,但她就是覺得謝大娘子懂得他們的苦處,也真心為他們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