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會
于媽媽帶著下人給李阿嬤等人奉茶。
然后將人打發退下,自己則站回了大娘子身邊。
二娘子掌家的時候,在族中風光,踏出家門之后,永安坊的人也會敬讓幾分,但那都是看在二老爺的顏面上。
現在不一樣,她能看出來,坊民們是真心感激大娘子。說話時沒有虛假的逢迎,而是滿臉赤誠,好像但凡動點別的念頭,都怕對不住大娘子似的。
謝玉琰道:“咱們坊內交了多少份定錢?”
旁邊的徐氏道:“現在有八九份,不過有些是兩家拼一份,也有一家買了兩份的。”
說到后面,徐氏的聲音小了許多,恐怕自己哪里說的不對。
謝玉琰點頭:“大家是怎么想的?”
李阿嬤笑著道:“大伙兒想去水鋪買水,然后拿到各坊去賣,但是不知曉……這樣做對不對,總歸是占了水鋪的便宜。”
若是旁人開水鋪,他們不會多想,換成謝大娘子就不一樣了,他們生怕給大娘子添了麻煩。
本來去水鋪買水,是為了給大娘子捧場,大家交了定錢,湊在一起時,徐氏突然提起,其實他們可以挑熱水出去賣。
這是個好買賣,可他們卻又怕因此壞了大娘子的事。
依著幾個人的意思,還是不要問好,都說知恩圖報,他們不能做沒良心的事,徐氏卻說:“我們能想到這個法子,那些交了定錢的也會這樣思量,依我看,大娘子早就料到了,大家若是拿不準,不如去問問大娘子。”
于是他們就在外面等著謝玉琰回來。
李阿嬤將這些都說清楚,看著謝玉琰:“大娘子讓賣我們就去賣,大娘子不讓,我們也算是給大娘子提個醒?!?/p>
謝玉琰笑道:“既然水鋪定下這個價錢,大家就只管去買。”
李阿嬤道:“無論是自己用,還是賣都行?”
謝玉琰點頭。
眾人的眼睛登時亮了,他們互相看看。
李阿嬤笑不攏嘴:“我們去買水,是想讓大娘子的買賣熱鬧些,最后反倒又被大娘子指了條生財路?!?/p>
“這往后,坊中若是誰敢說大娘子不好,老婆子
鄉會
謝玉琰沒說話,張氏道:“我們三房的情形大家也知曉,琰姐兒來之前,我們家中也只能燒點粗炭,琰姐兒做了藕炭,我們也才敢這般用。”
李阿嬤嘆口氣:“你也是心善有福報,娶得這樣的媳婦進門,日后只管跟著享福?!?/p>
張氏連連點頭。
說完這些,李阿嬤接著道:“不光是你們母子,連我們也跟著沾光,若是這藕炭賣出去,還不知要救多少人?!?/p>
“大娘子水鋪開的好,藕炭也賣的好,這是極好的買賣?!?/p>
李阿嬤看向其余人:“你們能賣水,就回去仔細算計算計。我老婆子年紀大了,家中也沒有什么壯力,這么好的買賣在眼前,也……做不成了?!?/p>
挑著熱水走街串巷,本就是力氣活兒,別說李阿嬤,家中沒有一兩個漢子的,也別做什么打算。
幾個人剛想安慰李阿嬤,就聽謝玉琰道:“也不一定都要去賣熱水,有了藕炭還怕沒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