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大
于媽媽說的這些,都是她去二老太太身邊稟事的時候,偶然聽到的只言片語。
但她不可能說給二娘子聽。
二娘子被二老太爺和老太太壓制這么多年,每次反抗都很快就會被安撫住,二老爺別看是族長,從心底里依舊懼怕二老太爺,他不但不會給二娘子撐腰,還會勸二娘子息事寧人。
她去告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她被懲戒。
現(xiàn)在不一樣,眼前的謝氏讓她懼怕,她也沒辦法算計利弊得失。
于媽媽道:“我曾借著去給家中買炭火,出城走過一圈,找到了那莊子,莊子……并不算很大。”
她也得提醒謝玉琰,這么個小莊子,就算鬧起來,二老太爺也可以用自己的私錢補上虧空,到頭來很有可能一無所獲。
謝玉琰看向于媽媽:“那莊子周圍可有良田?”
于媽媽陷入思量,片刻后她道:“有田畝,但……并不算多,且離山很近,周圍有林子遮掩,我
鬧大
“這么說,那些貨物定然賺了不少銀錢。”
“可不是!衙署查的厲害,好多商賈被扣下,往西北的商貨價格漲了不少,如果將這筆賬算清楚,族中老少還能饒了二老太爺和四老爺?日后定然不能讓他們再插手族中事。”
“說不得還要賠一筆銀錢。”
族中收回這些財物,也會分到她們手中,真的能成,那可是意外之財。
謝玉琰道:“既然要拿這些要挾二老太爺,每一步都不能少,你們光看到了財物出入雜物庫,又知曉二老太爺北城有莊子可以暫時存放這些貨物,卻還少了幫二老太爺和四老爺拉貨的人。”
“我知道,”另一個郎婦道,“族中有幾個人與四老爺來往多,而且他們……手中的銀錢,可比我們要多的多。”
“外面人不知,我們還能瞧不見?那幾家吃的用的,露出那些東西,光靠族中給的那些銀錢可是不夠。”
同在一族,大家不免互相比較,哪家日子過的尤其好,郎婦們私底下沒少嚼舌根。
謝玉琰看向于媽媽:“寫下來,我們也好設法查他們。”
于媽媽應聲,忙去磨墨。
眼看著名單落在紙上,于媽媽慢慢皺起眉頭,這是要用來要挾二老太爺和二老太太的,什么賣貨,什么藏贓,都是她們猜的,可……不知為何,這些肖想、勾連的東西越多,她心里就越慌。
好像就要變成事實。
二老太爺和四老爺真的借著楊家修葺宗祠的名號向城外運私貨,而那小莊子就是他們藏匿貨物轉運之所。
什么貨物需要掩人耳目地送出城?真就是為了省些打點城門守衛(wèi)的銀錢?
這樣想著,于媽媽手一顫,一滴墨落在了紙上。
好像不太對,可她現(xiàn)在又想不明白,不對的地方都在哪里。
謝玉琰看向一旁的沙漏。
看時辰,應該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