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所有人員到崗,江棠雪簡單的培訓過后,就讓他們開始工作了。
去工地送餐的第一天,江棠雪聽了飯館的生意,跟著跑了一趟。
從飯館到領餐的地方,騎三輪車也就是十來分鐘的時間。
江棠雪一行人到的時候,工地的人已經在等著了。
裝餐用的桶,是系統獎勵的。
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質做的,密封性很好,蓋上蓋子一點味道都聞不出來。
保溫保鮮性能也非常好。
揭開蓋子的一瞬間,香味四溢,排在前面人聞到香味,都顧不上閑聊了。
“這菜好香啊,本來還不餓,聞著味肚子都開始叫喚了。”
“來這兒之前,我也跟著別人干過,工地的伙食跟豬食沒有兩樣,做著呢香的還是第一次,我這次來對了。”
“那幾個桶里,我看著肉菜了,大塊的肉,我在家吃飯都不敢這么吃的。”
“當初知道這工地是干苦力,有幾個同鄉就打了退堂鼓,要是他們看到這伙食待遇,估計得后悔死。”
江棠雪坐著準備工作,聽到周圍人的議論聲,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大家可以分開成兩個隊伍,分開打飯。”
話音落下的瞬間,隊伍已經成了兩列。
排在后面的人還有些不明所以。
江棠雪已經開始打菜了。
按照餐標,每人是一葷兩素一主食。
站在前面的人有些猶豫不決,江棠雪道:“大哥,不用糾結,我這菜單七天喜歡,今天沒吃到的菜,七天后可以再吃,保準都能吃到。”
聽了這話,打飯的男人快速挑選了三道菜,拿走了三個比拳頭還大的饅頭。
一個半小時過去,工地的人都拿到了飯菜。
江棠雪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她估算的沒錯,她是按照崔玉林的食量估計的飯量。
現在還剩下兩個大饅頭,每個桶里還剩一點底。
“店長,這剩下的飯菜怎么處理?”
問話的是跟她一起來送餐的店員,是街道辦的知青,叫曾想。
挺老實憨厚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