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集訓的第二天,上午的馬刺隊還在練著體能。
到了下午,吃完營養餐之后,**維奇召集了所有的球員,準備開始戰術訓練了。
2007年奪冠以后,馬刺已經連續四個賽季在季后賽中打醬油了,要么被湖人輕松干掉,要么就遭到同州死敵小牛的阻擊,上個賽季甚至還被灰熊黑八了,連續的季后賽失利讓**維奇萌生了讓球隊轉型的念頭,于是從上個賽季開始,馬刺就開始有意識轉型為一直進攻型的球隊。
上賽季被黑八實際上就是轉型中必經的陣痛,不過常規賽第一的戰績還是讓**維奇決定繼續推動球隊的轉型。
更衣室內,**維奇拿了一塊大的戰術板,開始講解著球隊的進攻戰術。
“第一套進攻戰術,控衛持球往一側移動……”**維奇在戰術板上寫寫畫畫,時不時地抬頭看所有球員的反應,安溪就感覺自己好像又一次回到了學生時代。
“內線的大個球員接控衛傳球后直接傳給埋伏在另一側的后衛球員,進而發動進攻……”
“第二套進攻戰術,控衛帶球跑向兩名側翼球員之一,然后該側翼球員往禁區方向弧線切出繞出至弧頂,來發動剩余的進攻戰術;第三套進攻戰術,在弱側進行擋拆進攻,控球者將球傳給前方的某個側翼球員,然后弧線繞出至另一另一側,側翼球員傳球給弧頂附近的大個球員,再由大個球員把球傳給控球后衛重新組織進攻或者投籃……”
三套進攻戰術,可以衍生出無數的進攻套路,這可以算是**維奇這兩年的心血了。
這套戰術的英文叫“motion-offense”,中文一般翻譯成擋切進攻,字面意思就是通過擋拆之后切入,所以這套戰術中側翼球員也就是安溪這個位置的球員,作用還是相當大的。
不過安溪看到這一系列的戰術,卻有些懵了,側翼球員持球切入、切出?窩草,我哪有什么持球能力?
不等安溪想出解決的辦法,**維奇就宣布戰術訓練開始。
安溪被分在了替補一組,和加里尼爾、科里約瑟夫、科懷倫納德以及蒂亞戈斯普利特一組,對手則是托尼帕克、馬努吉諾比利、理查德杰弗森、丹尼格林以及蒂姆鄧肯一組。
戰術訓練開始,主力一隊先攻,替補一隊防守。
安溪對上了丹尼格林,因為有蒂姆鄧肯的存在,第一球,主力隊用了第三個進攻套路。
托尼帕克推進到前場之后,就把球傳給了馬努吉諾比利,接著沿一道弧線通過理查德杰弗森的掩護,來到另一側。
這是第一步,此時在防守端還和安溪沒什么關系。
接著,丹尼格林突然上提,和蒂姆鄧肯做了一個交叉掩護的配合,這樣,安溪一下子就變成了蒂姆鄧肯的防守者。
這還沒完,蒂姆鄧肯在交叉掩護之后繼續上提,他又和托尼帕克做了一個交叉掩護,同時通過這個掩護,還吸引了科懷倫納德的協防,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情,替補隊的內線就擠滿了人。
而此前丹尼格林和蒂姆鄧肯的交叉掩護使得替補隊的中鋒蒂亞戈斯普利特離開了禁區,這樣一來,禁區中路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