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小鏡煉成,饒是謝端陽現在氣色凄慘無比,但仍是露出興奮莫名的表情。
無論花費的代價如何,都絕對值得。
在《大衍訣》第一層修成,神識大進之后,謝端陽便自發覺。
原本高遠如天,巍然如岳,仿佛永生永世都存在于自己神魂當中,不可撼動的太虛鏡。
終于發生了絲變化。
自己全力催運神識下,能夠勉強擷取一絲一縷的鏡輝。
雖然只是微不足夠,或許只有千萬分之一,但卻讓謝端陽看到了操控此鏡的希望。
也正是因為有這,他才有了緩解控制辛如音“龍吟之體”的把握。
謝端陽的打算,就是將那縷鏡輝挪出體外,煉制出面太虛鏡的超級山寨縮水版本。
他之所以向韓立借取“青凝鏡”一觀,固然是對掩月宗那位元嬰女修的古寶“凝光寶鏡”好奇。
但同時也是為了參考鏡類法器的煉制手法,觸類旁通,為山寨太虛鏡做準備。
在此之前,他已經翻閱過燕狂歌洞府中所留,對自己開放的所有煉器典籍。
只可惜鏡類法器、法寶屬實罕見,就算是他這一脈多年積累,冠絕整個神兵門。
但也才不過收集了九種的具體煉制方法而已。
其中法寶一件,頂階法器兩種。
余下六件法器,手法粗糙,效力平平無奇,中階法器就頂天了,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更多的,只是些簡單介紹,揣測可能用到的材料,具備的威能。
不過,太虛鏡的位階,還是遠遠超出謝端陽的預測。
他花費了如此心血代價,也不能說是完全成功。
自己提取采集的那絲鏡輝,不是太虛鏡本體,而是類似小綠瓶綠液的衍生之物。
是以小鏡雖然煉成,但是卻成了件消耗類的器具。
每次動用此鏡威能,都會逐漸消磨鏡中光輝。
而當鏡輝效力徹底消失時,此鏡的效力也就大減。
唯有謝端陽重新往里打入清光,才能夠恢復無礙。
對于此種情況,倒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根據自己這些年的煉器經驗,他也想出了兩條路。
第一,就是自家修為連帶煉器術同樣大進。
到時候出手將此鏡重新祭煉,令其成為類似分身,或者子母劍中子劍一樣的存在。
如此一來,此鏡同太虛鏡就會自然建立聯系,借助此種聯系謝端陽就可自然而然將清輝轉移過去。
不過此種方式,對于距離等種種條件肯定有所限制,而且傳輸時的損耗在所難免。
至于第二種,聽起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