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方寒暄了幾句,藍清洵先打頭:“閑話不多說,我們這次的來意,羅夫人應該也知道了。
王夫人這邊缺些貨物,想從我這進,但我這邊實在是愛莫能助。
正好聽說羅夫人手里壓了一匹受潮浸色的貨物,正找買家。
便想著你們二人能不能聊一聊,或許能促成一樁美事。”
一聽說是受潮,王夫人心下了然。
大錦的魚米之鄉在帝京下游,然受決堤水災影響,米糧布匹這些逐漸貨源不足。
玉寧侯府是遭遇勇國公府退貨,才有許多滯銷的貨源。
其他人家說是有貨源,都得好好掂量是不是騙子。
王夫人想了想:“冒昧多問,羅夫人家主要是做什么生意的?”
羅夫人聲音柔緩:“我們家是行商,通常從普通百姓手里拿貨,再轉給城里商戶。
所以,在各處都設立倉庫,主做批發。
我們家有間鋪子在南街,叫玉霞樓的那間就是。
我們不僅做布料,還有做別的,就看客人需要什么。”
簡單說,跟牙行差不多。
羅夫人嘆:“這災情害人啊,把我下游的幾個存放貨物的倉庫都淹了。
我這正愁東西賣不出去,猶豫要不要學學昭明郡主,也捐出去換點好名聲。
等光景好些,再琢磨些其他的東西倒賣。
可是家中婆母受此打擊,一病不起。
東西砸手里,血本無歸,家里還等著銀錢買湯藥。
實在沒有辦法,已經開始變賣家產。”
王夫人聽得這里有些狐疑,羅簌雪一介孤女靠著鎮國公府起家,怕損失太大,她可以理解。
但應該不急于賣出去吧?故事編成這樣王夫人多了幾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