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并肩坐在溪邊,聽著潺潺的水聲和林間的蟲鳴,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
“你”姚清寅先開了口,“你這些都是跟誰學(xué)的?”
“我爺爺啊。”馮香兒信口拈來,“他以前是我們村的養(yǎng)豬大戶,后來改行當(dāng)了廚子,專門研究怎么把豬肉做得好吃。他說,要想做好菜,先得懂食材。所以從小就帶我漫山遍野地跑,什么能吃,什么有毒,怎么吃最好吃,我都門兒清。”
姚清寅靜靜地聽著,腦海里自動勾勒出一幅畫面: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跟在一個慈祥的老爺爺身后,在山野間嬉戲,認(rèn)識花草,尋找美味
【原來,她那份對食物的執(zhí)著和熱愛,源于童年的溫暖記憶。】
【她看似大大咧咧,內(nèi)心深處,一定很懷念那位教會她一切的老人吧。】
【她不是豬系偶像,她是人間煙火里,最動人的風(fēng)景。】
【叮——目標(biāo)人物因你的“悲慘身世”產(chǎn)生共情與憐惜。】
【情意值+1。當(dāng)前總情意值:25。】
馮香兒:“?”
我這身世怎么就悲慘了?我爺爺明明是地府食堂打菜的!
就在這時,一股難以言喻的香氣,從土窯里飄了出來。
香!太香了!
那種混合了泥土的芬芳和山藥本身的清甜,經(jīng)過高溫的炙烤,升華成了一種能把人魂兒都勾走的致命美味!
馮香兒的肚子不爭氣地“咕咕”叫了起來。
她也顧不上跟帝君玩什么“情深深雨濛濛”了,抄起工兵鏟就把土窯給扒開了。
被芭蕉葉包裹的山藥,外皮焦黃,內(nèi)里卻潔白軟糯,熱氣騰騰,香飄十里。
“好了好了!開飯!”